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图说民国风云人物:江湖卷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们的行动只在顷刻之间,却常要经过精心细致的策划;他们的目的可能差之千里,手段却如出一辙;他们隐匿于政局风云的背后,却常常有改写历史、左右天下的威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刺客。

——

末代秀才,投身革命

第一眼看到王亚樵的照片:中等个头,脸色黑黄,双颊清癯,戴一副镀着金边的珐琅眼镜……照片中的秀才形象,使人很难相信他就是民国时期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暗杀大王。

事实上,王亚樵真是秀才出身。那么,他是如何从一名秀才化身为杀手的呢?

18**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地处安徽合肥北乡的王小郢村,乡民们正闹着花灯庆元宵。鞭炮声、喝彩声、欢笑声中,农民王荫堂家传来了一阵新生儿啼哭声。王荫堂世代务农,他本人粗读诗文,兼行医术,在乡里小有名望。他喜得长子,乡邻们纷纷前来道贺。王荫堂和其妻梅氏更是喜不自禁,为爱子取名亚樵,字九光。

王亚樵自幼聪颖,7岁时,父母将他送进邻村私塾,并取别号擎宇,对儿子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王亚樵不负父母的重望,日

夜苦读,加之聪慧过人,因而学业优异,颇得私塾先生的赏识。13岁时,父母又将他送到离家30里路的对河张村,继续拜师攻经史,司书法。

1906年,王亚樵参加了清王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考中了秀才。王荫堂非常高兴,这是他们家族十几代中第一次有人考取功名。不过,王亚樵的求学之路也到此为止了,他在后来的举人考试中名落孙山。

王亚樵怏怏不乐地回到家乡,在本村人开办的教馆任教,招收学生20余人。身着青衫,手执教鞭,不被日晒,不愁饭吃,在种田人眼里是很自在轻闲的生活,他们很羡慕王家出了一位先生。但是,17岁的王亚樵,少年志高,不甘心当足不出户的“孩子王”,他向往轰轰烈烈的生活,他要出去闯世界。

安徽是李鸿章和不少淮军将领的家乡,在王亚樵所居住的磨店乡周围就有不少原来淮军的官兵,所以民风比较尚武。王亚樵从小酷爱武术,还拜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武师为师,学习了一手好拳脚,枪法也练得不错(当时民间枪支很多)。

当时正值英、法、俄、德、美、日等国列强侵华,****瓜

分中国。目睹了清廷腐败无能,一再割地赔款,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再加上亲眼所见清政府官吏豪强压榨人民,巧取豪夺,王亚樵对腐朽的清廷恨之入骨。每当与合肥、巢县、寿县青年志士在一起谈论国家时政,他无不慷慨陈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08年,他与许习庸等组织兴办了“正气学社”,名义上探讨文山公生平事迹,其实是以反清为宗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同盟会的王海卿、柏烈武、常恒芳等后来声名赫赫的人物。

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让王亚樵看到了希望,他在合肥郊区成立了军政分府,积极响应起义。后来,由于受人迫害,王亚樵不得不逃到南京躲避。

来到南京后,王亚樵偶然间看到了中国社会党的传单,被上面的内容所吸引,毅然加入了中国社会党。由于王亚樵善于演讲和交际,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在安徽地区发展了社会党员几万名。

就在王亚樵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袁世凯抓获了中国社会党的创办人之一陈翼龙,并宣布中国社会党为乱党,予以

取缔。王亚樵作为其中的骨干力量,自然在抓捕名单之中。无奈之下,王亚樵只好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

辗转之中,王亚樵来到了有“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十里洋场,初来乍到的王亚樵刚开始生活的十分窘迫,后来只能靠给别人帮佣的姑妈接济。

就在王亚樵最低谷的时候,他通过当年办“正气学社”时结识的同盟会元老柏烈武介绍,见到了当时住在环龙路44号的***。一番深谈之后,王亚樵被***“打倒军阀,扫清清朝余孽,统一中华”的理想所打动,毅然加入了中华革命党,追随在***身边,积极投身到护国讨袁的运动之中。

1915年底,早有称帝之心的袁世凯经过了多方筹备,上演了一出“洪宪帝制”的闹剧。令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袁世凯没想到的是,消息一传出,云南的蔡锷和唐继尧就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一时间,南方各省纷纷响应。面对这种局势,只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就郁郁而终。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各派首脑开始粉墨登场,整个中国处

于一种分裂割据的局面。

到了1917年,北京政府已处于皖系军阀首脑段祺瑞的控制之下。当时***正在呼吁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但遭到了段祺瑞的拒绝。

***无奈之下,来到广州,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这时,王亚樵劝***对段祺瑞进行暗杀,除掉“再造共和”路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