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119节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119节

隔着三个摊位,王奶奶扬起声音喊:“蕊蕊,过来帮奶奶看一下。你周阿姨带元元去看滑稽戏了。”

她晚上萝卜骨头汤喝多了,得赶紧去趟厕所。

林蕊:……学雷锋做好事不分男女老少,除了残疾人之外,我还积极主动地帮助老奶奶。

串串香摊子前头的老顾客大笑:“哎哟,今儿是小鹿纯子给我们拿东西,荣幸荣幸。”

林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脸:emmm,其实他们是在夸我像小鹿纯子一样乐于助人。

李老师深深地看了眼只恨自己不是土行孙的学生,从妻子怀中接过小儿子,往其他摊子去了。

回家的路上,林蕊失魂落魄,连王奶奶塞给她的串串香跟寿司都不能抚慰她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心灵。

完了,老李肯定记下她了,明儿到学校一定会给她好看。

苏木在边上给她打气,相当够意思的扛下所有责任:“没事,你就说夏天是我卖东西,你过来找我玩儿的。”

夏天他还没上学呢,老李要算账也算不了。

林蕊泪汪汪,将剩下的串串香也塞给苏木:“你对我妈真好。放下,我走之前一定给我妈留让她选你。”

苏木差点儿没被串串香给呛死,气急败坏:“你你你,我不跟你说了。”

林蕊一路追着他各种安利,林主席可好了,跟着林主席坐享锦鲤开挂人生啊。

两人追闹着上了筒子楼,门一推开,俩小孩立刻噤声。

林母已经打扫完家里头,失魂落魄地坐在床边。

家中剩下的三个水瓶俱都灌满开水,只是林父人不在。

林蕊跟苏木面面相觑,下意识地开口问:“我爸呢?”

“去赶火车了。”

现在从江州到重庆,坐火车得三十多个小时。林父只有连夜出发,才能在后天早上赶去重庆钢铁厂。

林蕊忍不住嘀咕:“这也太赶了吧,你们厂里头怎么能这样。”

林母跟没听到似的,只伸出手,招呼两个孩子到自己身边来,认真地看着他俩:“我问你们,是外婆家舒服,还是这儿舒服?”

“都舒服。”

林母摇摇头:“你们老实说,到底哪个更自在?”

林蕊一时间琢磨不透母亲的意思,只能老实回答:“外婆家更自在。”

因为有老太在啊,老太又不会天天追着她要她学习写作业。她还可以去坑边钓小龙虾,天边抓蚱蜢。

林母只要女儿一句话就好。对,孩子喜欢小洋楼,因为小洋楼敞亮。

她捂着胸口摆摆手,示意两个孩子:“赶紧洗洗早点儿睡吧。”

临走之前,丈夫说了一句话:“就凭咱们的工资,什么时候才能给孩子盖小洋楼?”

他这趟出去,看到人家孩子住着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家里头还有热水器,舒舒服服的。

再看看自己家两个小的,能有颗奶糖吃就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人家孩子喝的是牛奶,浓稠的牛奶,上面飘着一层奶油的牛奶。那个多营养啊,俩小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是每天都能喝上浓浓的牛奶有多好。

现在多花几倍钱就能从养牛的农民手上买到现挤的鲜牛奶,巴氏灭菌法他们家又不是搞不起来。

郑大夫当时就沉默了。

她和丈夫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没问题。比起当初饿得头晕眼花的大跃进时代,现在大家伙儿已经掉在蜜罐子里头了。

可是当妈的人,又怎么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点儿呢。

商店里头卖的羊绒衫,又轻便又暖和,她不想给家里头孩子一人来一件吗?可是问问价格再算算手上的钱,她只能在鄙夷的白眼中悻悻放下衣服,转到别的柜台买棉衣。

林建明再接再厉:“我想来想去,一不犯法二不犯罪的,挣钱总归没错。”

当年谁家养只鸡婆下蛋都要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结果家家户户都饿得头晕眼花,一堆人肚子胀得鼓鼓的,里头全是腹水。

这几年国家不又开始鼓励农民搞养殖业,《人民日报》还宣传万元户来着。

这说明什么,说明政策总归是在变的。

只要不偷不抢不骗不利用特权假公济私,那挣钱肯定就没错。

国家既然有政策开放国库券流通,这就证明国家不缺这个钱,国家需要老百姓把国库券用起来。

郑大夫说不过丈夫,只得默许了丈夫带上那五千块钱跟家里头历年攒下来的国库券上火车,继续往重庆看情况。

现在,面对两个孩子,她更加什么都说不出口,只能没滋没味地摆摆手,再一次催促他俩:“洗洗早点儿睡吧。”

至于她自己,则又累又心慌,实在很需要一个人钻进被窝里头慢慢地想问题。

林蕊连她妈没压着她写作业都顾不上高兴,胸口跟揣了只兔子似的,跳腾得厉害。

郑大夫这神色不对啊,明明她爸跟郑大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