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97节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97节

三千多块钱的现金搁在身边她心慌,再说早一分钟献给国家,这事儿早一分钟尘埃落定。

林父也为难:“我正准备跟你说,吃过饭我就得赶火车跟老魏他们一块儿去太钢出差。”

林母等不及,索性将皮包塞给丈夫:“那你就去山西把国库券给买了吧。反正在哪儿买,都是给国库捐钱。”

她现在都后悔早上失魂落魄的,没把苏木身上的钱一并给收缴上来,全都买国库券。

算了,子债父母偿。

等晚上孩子放学回来,她再把钱拿到手,去银行存个十头八年的定期,也算是为国家建设筹措资金了。

可惜郑大夫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因为苏木花钱颇有何半仙一掷千金的风范,已经一把头将钱给花的一干二净。

他下晚自习将自行车锁进楼下自己家里头时,刚好听到隔壁车间主任家里头在吵架。

世界上绝大部分夫妻吵架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有了外心二是钱出了问题。

车间主任家两口子也没翻出新花样。

他们的儿子今年要结婚,女方家里头一定要备齐了三大件。这也是江州城里头通行的规矩,没的说。反正三大件也是给小两口用,婆家娘家谁也不占便宜。

但是现在电器价格一天一个价儿,原本男方筹措好的钱,又出了个窟窿。

车间主任是坚定的物价回落派,相信国家一定会采取政策,让物价回归到年初水平。所以外头抢成犯罪现场他也岿然不动。

可惜国家的确采取政策了,奈何三大件中无论彩电、洗衣机还是收录机,谁的价格上了高山都下不来,集体睥睨车间主任。

这下子,他老婆不乐意了,催着丈夫赶紧去把前头借给亲戚朋友的外债集体收回来。现在他家也有急用。

车间主任倒没有忤逆妻子,乖乖出去转了一晚上。

“结果他就给我收回来这些!”主任老婆扬着手里头的股票,气得七窍生烟。

就没见过这么败家的老爷儿们!

股票重新出现在神州大地还没几年,公众对这玩意儿普遍缺乏了解,自然不愿意主动购买。有些股票挂出来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乏人问津。

地方政府一看这样不行,只得通过强调爱国建设软磨硬泡地进行摊派,尤其号召党员干部购买。可眼下大家都不富裕,每个月拿到手的钱对付过日子都顾头不顾脚,哪里有钱认购这玩意儿。

嘿,前头国库券强行扣工资摊派,现在又闹出个股票。外头什么都在涨价,就是工资不涨,鸡鸭鱼肉统统买不起,干啃菜叶子还要再刮层皮,这日子到底还让不让人过?

既然叫谁买人家都不乐意,为了公平起见,那就抓阄吧。抓中的人就得认命,高兴不高兴,都得买。

钢铁厂效益好,每个月奖金都要跟工资肩并肩了,厂里职工相形之下属于社会上的富裕阶层。

车间主任又是个乐善好施的性子,亲戚朋友手头不凑巧求上门来,他二话不说就帮衬了。

拉拉杂杂几年下来,他居然借出去两千多块钱。

可惜借出去的是钱,收回头的就是盖着红章的票证。

车间主任试图跟妻子讲道理:“他们也不是欠钱不还。那个老赵你知道的,家里头老娘一直身体不好。去年风湿病住院花了千把块,到现在还打饥荒。”

他晚上登门的时候,两口子居然就着酱油汤吃白饭。

“还有老刘,一家子七口人挤在杂物间里头。昨晚上外头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今天老头子就发高烧,还硬撑着不肯去医院。他没的报销,怕花钱。”

“我家老四你也不是不清楚,秀芬农业户口,在江州城根本找不到正经工作。他们那个街道工厂正式职工都发不出来工资了,何况她还是临时工。”

侄儿侄女都是上学正用钱的时候,老四两口子好几年过年都没添件新衣服了。

车间主任登门,朋友跟弟弟几家人都羞得恨不能挖地洞。

可没钱是真没钱,他们也变不出来钱。

车间主任看着心酸,索性直接拿了相同面值的股票来销账,就当自己是借钱给国家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了好哥哥好兄弟,就难以当好丈夫。

车间主任的老婆气得要冒烟,就他古道热肠,就他兄弟情深,就他高风亮节!要是当时就买好三大件的话,哪里还至于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

旁边有人过来劝。结果不劝还好,越劝车间主任老婆哭得越厉害。她愿意当恶嫂嫂挤兑小叔子跟妯娌?她愿意逼到朋友家门上去?可她家也要关起门来过日子啊。

苏木闻声探进去脑袋听了半天,没整明白兄弟姊妹的恩恩怨怨,就听到“股票”两个字。

他直接拍出一千三百块钱的信封:“好了,婶婶你别哭了。这些钱能买多少股票,你让叔叔兑给我就行。”

车间主任的老婆哪里好意思占小孩子的便宜。

眼下股票在大部分人眼中跟国库券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