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60节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60节

因为那人每次都哭着拿林主席说事,强调她那时候才刚工作,自己还算是她中专的班主任。

林蕊满脸严肃地看着郑大夫:“妈,马上就要二十一世纪了。二十一世纪必须要掌握三种技术:英语、计算机还有驾驶技术。否则就是文盲。”

林母无奈地看着小女儿:“你又想干嘛?打算初中毕业后去学开车啊?”

改革开放之后,开出租车的确是个热门行当。

她出去开会的时候,还听人说广州有句顺口溜叫做“广州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她自己倒是医生呢,也没觉得多宝贵啊。

“你甭想了。”林母好笑地看着女儿,“你以为谁都能开上出租车啊?”

现在江州的出租车少,需求量相对又大。司机一个月能挣到五六千块钱,相当受人尊重。就连姑娘找对象,也优先考虑出租车司机。

“你是党员还是优秀社会青年?”林母逗着女儿。

好工作人人想要,眼下当出租车司机门槛可不低。

因为普通老百姓根本打不起车,此时出租车接待的主要是外国人跟华人华侨,所以明确要求司机得是党员并且优秀青年,还不能有海外关系,个人形象也得过的去。

他家倒是没有海外关系,蕊蕊的形象也没问题,可才十四岁的小丫头,想什么开出租车呢。

林蕊傻眼,她妈这思维跳跃的,怎么想到当出租车司机这一茬上头去了。

她正色:“我是说英语跟计算机。你看着吧,以后肯定会强调这两项技能的。”

她还想着要是林母反驳她的话,她该如何见招拆招。

不想林母却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是的啊,现在厂里头进口的机器,好多你爸爸都看不懂说明书,就怕被老外给蒙了。”

厂里的高级工程师人数有限,这些技术性的东西,全厂都指望他们把关呢。

一台仪器就大几十万的外汇,这可都是国家的钱,国家从牙缝里头省下来的外汇。

兄弟厂就进了台机器不会用,白白浪费了近百万的外汇券。机器到现在还丢在角落里头蒙灰。

伸手问国家要钱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积极。钱钱要到手了就想怎么瞎折腾就怎么瞎折腾。

什么主人翁精神,真早把自己当主人,保准花钱比谁都仔细。

自家买个电饭锅都得好好考量一下到底实不实用。

掏公家的钱,就一个比一个大爷。

林蕊越听脑袋越低,羞愧得没脸见人。她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小市民如她,一心只想着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跟家人的利益,而林工跟郑大夫却只担心会让国家跟集体蒙受损失。

古代人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这儿就是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

林蕊想她这辈子恐怕都没办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了。

媒体每每痛心疾首高校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未教给学生社会责任。

其实这个锅真的全都该由学校背吗?三十年后早就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时代,学生也从未脱离社会大染缸。

而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又有多少人具备社会责任感呢?情怀与理想不过是他们圈钱的利器。

她钦佩自己的外公外婆,因为他们身上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淡泊名利。

比起一个月就挣了一千五百块的无证小商贩,这样的人对于国家和历史的意义应该更重大吧。

就像虽然三十年后大家依然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可真正备受尊重的,似乎还是前者。

就像老太说的那样,人活一辈子,总要有个追求。

高帅富白求恩深入战火纷飞的中国战场,从个人利益角度来讲,肯定亏大了。无论医疗技术提升还是金钱报酬,他都亏得很。

可是他依然义无反顾地来了,并且将生命献给了这群跟他不是一个眼睛也不是一个头发颜色的人。

因为他有信仰,他有追求,他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所以他是幸福的。

林母摸着女儿的脑袋,柔声道:“所以我们蕊蕊要好好学习啊。我跟你爸爸总有老的一天,以后还得看你们。

现在你们看外国电影电视,觉得人家处处都比咱们强。可人家的东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有一天肯定能赶上甚至超过他们。

咱们比别人差了哪儿啊?咱们不过是走了点儿歪路。现在走回头了,咱们脚步放快点儿,怎么会一直在后头呢。”

林蕊心头一股热流翻滚,她甚至生出豪情万丈。

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三十年后,谁比谁强,还真说不准呢。

不是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么。

现在的人留学出去就千方百计想着如何留在国外不回来。

可是三十年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