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明末风流小公爷 > 第47章 出乎意料的第一仗

第47章 出乎意料的第一仗

乙邦才率领游击队由淮安出发,身穿明军的鸳鸯战衣,大摇大摆地跨过黄河。

非但没有掩藏行踪,还大摇大摆,招摇过市。除了小股土匪,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沂州,然后将泗水以南地区全部清理干净。

等于将黄淮的防线,向北推进了百十里。

随后,分兵三千,一路向东,将安东卫据为己有。并由此顺着海边一路北上,寻找一个合适的补给地点。

以后的各类物资都要依赖于海路,选择合适的地方作为补给点,是非常重要的。

乙邦才则带着其余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兖州进发。

兖州在崇祯十五年被清军攻陷,四个城门被烧了三个,城内的房屋也被烧成了灰烬。鲁王府二百多年来积累的家底,都被人洗劫一空。

故而,如今的兖州城,已经是四面透风,残破不堪。

经过夜不收化妆侦查,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就是穿着明军的盔甲进城,都没人拦你。

因为清军从来没有给投降的士兵配发铠甲,所以他们的盔甲和以前一样。

兖州只有八百多名士兵驻守。

城墙到处是缺口,通过飘动的旗帜和几个懒散的士兵,象征性地宣告,此地已为清廷所有。

周围更是匪盗横生,根本无人问津。而且还与守军互通有无、相安无事。

三百名清军,五百名明朝投降的士兵,在牛录章京的威逼之下,进行了一场象征性的反抗。

然而人数差距太大,还没有城防可以依托。短短半个时辰,就被乙邦才包了饺子。

三百个辫子兵拒不投降,依托城内建筑,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仅仅两颗燃烧弹扔过去,被点燃的辫子兵,发出凄厉的嚎叫。于是,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上天的惩罚。

跪下投降的清军,不会得到宽恕,只会痛痛快快地砍下头颅。乙邦才等人在这里打游击战,没有地方安置俘虏。

剩下的五百名大明士兵,则继续守城。反正不管是谁,他们都是投降,大顺和大清都跪过,现在又跪了大明。

乙邦可没打算长期留在兖州,五百兵马至少和附近的土匪有交情,不会让他们进城胡作非为。

到了这个时候,乙邦才还不知道,自己这一战居然是这次抗清的第一仗。

休整三日,继续向北进发,摆出攻打济南的架势。

进入山区的时候,已经是初冬了。也许是因为小冰河期的缘故,雪花飘落,山顶上还覆盖着淡淡的白雪。

随着积雪融化,山路变得崎岖泥泞。途中人迹罕至,偶尔经过的村庄更是冷冷清清,一个人影都没有。

当队伍抵达九仙山时,前方出现了一道临时关卡,堵住了去路。

关卡上没有旗帜,看不出是哪支队伍。

守军似乎有些麻木了,既不防守,也不投降,就这么漠然地看着这一队人马陆续进入关隘。

关内只有几间草屋,乙邦才下令就地扎营。

于是,筑起路障,搭好帐篷,开始埋锅做饭。大伙全都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一间看似坚固的屋子,已经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议事厅。屋内,升起的炭火噼啪作响。

不多时,一个衣衫褴褛,身材矮小的老者,蹒跚着走了进来。

乙邦才看着他,“你是这里的守将,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

那老者连忙跪倒在地,磕头道:

“回将军,我叫吴老实,不是什么将军,在闯贼的队伍里混口饭吃。”

说着,他左右看了看,见众人还在盯着他,只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原来的队伍往西跑了,只剩下我们一千多个伤员,跑不动了,就让我们伪装成土匪。”

乙邦这才明白,原来这伙人就是李自成留在山东的残部。“我看这里不过两百多人,你怎么说有一千多人?”

“禀告大帅,原本是有上千人的。弟兄都生病了,饥肠辘辘,不是死就是逃,其他的人都受了重伤,没办法脱身。”吴老实连忙回答:

“我们的粮草很快就用完了,要不是几位大人来得快,估计用不了一个多月,我们都要被活活饿死。”

“这次来的是哪一支队伍,谁是主将?”张正奇问道。

吴老实好像十分害怕,颤颤巍巍地说:

“这位军爷,我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位大帅在管理,就是随波逐流。吴亮是我的上司,都姓吴,就给了我一个官职。据吴亮所说,我们老大的名字叫做李过,却从未谋面。”

乙邦才见问不出来什么东西,挥挥手让人将吴老实老带走,说道:

“让你们的人提高警惕,这山里不知道有多少土匪,一定要小心。两百多名囚犯也盯紧了,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我们可就亏大了。”

张正奇沉吟了一下,道:“队长,我总觉得吴老实有些不对劲,但我也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