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 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第309节

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第309节

但是现在过得倒是很顺畅。

他那个服装店,不说旁的,每天的收入都能抵得上他一个月的薪水了。不过他们夫妻倒是没想直接不干了专注卖衣服,总的来说,还是个铁饭碗不是?

茂林和李翠翠生活的不错,但是比不上婉婷和海风。

海风的厂子效益不太好,哥俩儿就都办了停薪留职,婉婷和海风俩人时间比茂林他们多,又是自己专心的一门心思的做这个,可比茂林他们富裕。

两个人现在已经有三间铺子了。他们夫妻自己照看一件,婉婷的父母帮忙照看一间,另外一间则是婉婷的外公外婆在照看。现在还没有请人的说法,也会雇人,但是一些大事儿上还是自家人把着。

海风和婉婷也跟茂林他们一样,在一层楼买了三间房,正好也是茂林的楼上,他们一家住在三楼,茂林一家住在二楼。婉婷生了双胞胎,一家四口住在中间,左边是她爸妈外公外婆,右边是海浪是跟王寡妇和他奶三个人一起住的。

不过海浪自己也有一家店铺。

他跟他哥嫂爱好不一样,主要是卖小件儿的电器的,收音机录音机,磁带什么的,还有一些港岛那边过来的明星画。别看他这店只有一间,收入也不小。

同时,他也在他们小区的一楼买了两间房,打通了开了一家小铺子,他妈王寡妇和他奶一起照看,俩老人也同时照看了海风和婉婷的一对龙凤胎。

也好在,小区内的客流量不算大,完全不影响照看孩子。

稍微大一点,就可以送到托儿所了。

海风海浪哥俩儿很好,但是哥俩儿越好,越是不会把生意搅合在一起,亲兄弟明算账,总是好过以后大家为了钱为难。所以自从海风结婚,他们兄弟俩就各自单干了。

海浪也有个帮手,是他们村里出来的,要说起来,其实还是个熟人,这就是当年傻乎乎给他们指点了鱼塘的光头。他比海浪大一点,早早就不念书开始下地了,后来改革开放出来做力工。

海浪是在鹏城遇见他的,他过的挺艰苦的,一来二去熟悉起来。他就跟着海浪来省城了。与其在工地搬砖,自然还是在海浪这边更好,海浪也不亏待人,小光头也是个实诚人,俩人挺处得来。

几年的功夫明明很短,但是每个人都有变化。

像是许桃桃的这些小伙伴,基本都算是过的很好的。在这个万元户还很稀罕的年代,他们可以说各个都有六位数的身价。说到底也是这个时代能够造就人,只要大胆一点,可能就会走出一片天。也许不至于做成什么巨富首富的,但是有钱那是一定得了。

而这几个也都是打小儿就踏实的,也能听进去别人的建议,自然不会过得差。

当然,他们过得好,村里人也未见得过得不好。

像是大房的真真,她就在县里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开店的时候是纠结了无数次,再三下定决心的。可是开了之后才知道,这是真的赚钱。

一年的功夫,她就直接买了铺子,现在已经买了两间铺子了。

她没读过很多书,也不像旁人懂的那么多,但是她就想着,家里这些聪明的念大学的孩子都买房子,那她也得买。而且,她也受老一辈儿的思想影响,老一辈儿的,都觉得有个房子才是稳妥。

所以他们夫妻在县里买了铺子之后,已经攒钱定了市里的铺子了,紧跟着,就打算往市里走。

与他们几乎一样想法的是许朗的两个姐姐,他们也是见识到了人家赚钱的容易,自己蠢,就可以跟着聪敏人学。别看村里不少人离开了,但是这倒是让村里人挺高兴的。

他们走了,造纸厂的工作就让出来了。

就会有更多的人可以进入造纸厂工作,城里的大厂也许受到巨大冲击,但是他们这边的小厂反倒是莫名的苟了下来。月月开工资,竟然还挺好。

袁知青当年选择留在当地,其实很多人都是不能理解的,许多外村的知青都觉得他蠢死了。但是现在看来,他这一步棋,那是一点也没有走错的。

他每年的薪水加上分成,自己在做一些小生意,收入是相当可观。

要知道,多少个城里人都面临开不出工资,就连他姐姐的厂子都不行了,不过袁知青倒是给她姐姐指了路子,做个体户,听着不好听,但是实际上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啊!

大家,心照不宣了。

别看许老三他们家好像也没有发大财,甚至没有带领乡亲们如何,但是这么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那真的影响了许多人,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他们村从原来一个普通的小村子,到现在,如果单论起来,都不能说是全县第一号,得说是全市第一号了。

他们村走出去的人多,留下来的条件也好。

而且,这不是依仗任何人,完全都是靠自己努力。

通过自己努力就能获得极好的日子,所以他们村都是很有干劲儿的。

外村,甚至公社和县里的年轻男女,也愿意找他们村的小伙子和大姑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