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妻薄情 > 第46章 小四书迟来的启蒙教育

第46章 小四书迟来的启蒙教育

“那贡船呢?”机会难得, 程丹若不放过每个学习的机会。

“贡船之急,在于河鲜。”晏鸿之道,“鲥鱼四月捕捞, 五月必过淮河, 否则运京中,怕是早不新鲜了。”

谢玄英补充:“去岁黄河伏汛早, 五月下旬未过的贡鲜船, 因筑坝耽搁月余,且未用冰,送京城,鲥鱼都烂尽了。”

“区区口腹之欲, 怎能比得上水情要紧。”晏鸿之道,“我说,尚膳监还告了漕运司一状, 道是耽误进贡。”

尚膳监是十二监之一, 主管宫廷膳食,漕运司则是专门设立主管漕运的门。

谢玄英道:“是此事,陛下圣明,未曾怪罪漕运使。”

程丹若默默记下门与官职, 目光在宽阔的河道上来回扫视。

片刻后,迟疑问:“那是贡船吗?为何上人?”

她指的是一艘马快船,长三十七丈, 宽十五丈,悬挂“御用”“钦差”两面黄旗。离得近,能清晰地看上面穿绫罗的女人。

“贡船私用,也是常见之事。”谢玄英平静道,“官船民船须等开闸放水, 方同行,贡船无此例,常监假公济私,携带客商财货。”

程丹若品品他的态度,猜测这不算什大事。

果不其然,晏鸿之随口一提,转就抛之脑后,反而提起另一件事:“丹娘,你曾提过,自己只读过《千字文》《三字经》,其余皆是医书佛经?”

程丹若点。

古代文盲率很高,能认得几个字,经算平民中不错的了。程家学医,程父才识得几个字,兼之女儿幼年早慧,他方教她识字,背诵《神农本草经》。

经史子集,她均未涉猎,也无人教授。

晏鸿之说道:“昨日我叫墨点上岸买了小四书,你便从这学起吧。”

所谓小四书,是宋代的蒙学作品,分别是:《『性』理字训》《名物蒙求》《历代蒙求》《史学提要》。

程丹若全未过,接过墨点递上的课本,好奇翻阅。

她一本看的是《『性』理字训》,集合《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以说是思想品德课。

放下。

再看《名物蒙求》,转瞬即笑。

“高平为原,窈深为谷。山脊曰冈,山足曰麓……诸姑姊妹,皆父党亲。曰姨曰舅,母党之姻。”

毫无疑问,这是相当实用的一本科普书,不仅包涵自然地理,还人文伦理。

“内寝曰室,外寝曰堂。门侧为塾,两庑为厢。”

所以,卧室就是睡觉的地方,私塾指的是大门侧面的小房间,《厢记》的厢是侧面的房间,多为女儿家居住。

略略一翻,她也很快放下了。

虽然没系统学过,在古代活这多年,潜移默化之中,程丹若经掌握了这些名词,不过查漏补缺,别把“稼(播种)穑(收获)”的意思搞反足矣。

三本是《历代蒙求》,这本也很短,薄薄一册,是历史课本,讲了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朝代变迁,宋朝为止。

简而言之,就是个朝代表。

对蒙童而言,这能帮他们迅速梳理清楚历史的脉络,于通识教育的现代大学来说,无大用。

至于最后一本《史学提要》,内容更为详尽,批注密密麻麻,算是简略版的《中通史》。

晏鸿之不动声『色』地观察她的举动,许久方问:“如何?”

程丹若想想,很多事其实瞒不住,不如大大方方『露』来:“不知为何,虽是一次读,似曾相识。”

“噢?”晏鸿之似乎早所,问,“怎回事?”

她半真半假道:“不清楚,幼年时常如此。”

这下连谢玄英也不由投来目光:“宿慧之人?”

“记不得了。”程丹若道,“家中老仆说,我三岁随父亲门,正逢雨季,河水暴涨,我不知怎的便坠了河,顺流飘下十里之远,幸为人所救,当时……”

她迟疑少时,轻描淡写:“水汽蒸腾,惹来不少趣闻。”

晏鸿之非常兴趣:“怎,莫非人瞧见蛟龙升天?”

洪水势若雷霆,席卷而下时浩浩『荡』『荡』,愚昧的故人畏惧自然之,编过不少鼻子眼的传闻,什蛟龙渡劫之类的怪谈。

“那倒没。”程丹若笑了,“村民说,那时水势大,无人敢下水救我,谁知一只白『色』巨龟驮我岸边,方才被他们拉上岸。”

这话她说得毫不心虚,盖因全是实话。

只不过,驮她的白龟应该不是真的龟,是她随身携带的医疗箱。

“自此便开了窍?”晏鸿之十分具探索精神,居然连连追问,“还记得前之事?”

程丹若摇摇:“这都是家中仆人所说,我早不记得了。”

晏鸿之深以为憾。

倒是谢玄英,仍记得天心寺的幻术,问:“你的幻术与算学是同谁学的?”

“也不记得了。”她镇定自若地撒谎。

师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