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50节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 第50节

到时候让那班人看着这边进进出出,还挺有意思的。宋锦嘴角扬起,关上窗户,去看另一间房。

“这间房里面的桌子我已经找废品站的人收走了。”严如玉道,“这间可以作为仓库。”

她们之前的布料和做好的帽子都是放在宋家,现在有了正规的办公场所之后,就可以挪到这里来了。严如玉还去工商局注册了公司,取名叫“锦玉商贸有限公司”,两人还是八九分。但是因为严如玉是日常管理者,付出的比自己要多得多,所以在宋锦的坚持下,她现在每个月还领有一份固定的薪资。

“我哥找人问了一下,营业执照应该这两天就会下来。对了,我和老杨约了今天下午两点过来。”

宋锦笑道:“老杨也挺果决的。”

“哇,他去年冬天那几个月,在我们这儿拿的提成,差不多就已经是他以前的一年工资了。”严如玉丝毫不诧异老杨的选择。任何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不会不心动的。

老杨下午到的时候,看到宋锦露出笑容:“好久不见了。”

老杨其实并不老,他大概就三十出头,看上起很普通,但眼里偶尔闪过的锐利光芒提醒别人这是一位很精干的人。

老杨其实早就想要下海了,他的儿子刚上小学,妻子无业,家里用钱的地方多得是。而宋锦和严如玉为了把他招揽过来,开了极为丰厚的条件——工资倒是和他在国营商店的差不多,但却多了一份不菲的提成,并且承诺如果后续效益好,可以给予他干股分红。老杨在自己下海创业和加入她们这两者之间徘徊了一下,最终选择了风险比较小的后者。

宋锦和他的关系也称得上是还可以,笑道:“梅主任知道你要走的时候没被你给气死”

他可是梅主任手下的得力干将。国营商店几百家供应商,有三分之一都是由他维系,而主要负责的就是布料和衣服这一块。

老杨苦笑:“那我有啥办法?我得养家啊。”

他要辞职下海的决定让梅主任大为震怒,尤其是在得知他要去严如玉和宋锦开办的公司时,更是气得嘴都要歪了!这就是明晃晃的打脸呐!

他抱怨道:“这体制内太操蛋了,你拼命做和别人划水摸鱼拿一样的钱,我是受够了!”

正是去年他帮她们做帽子得到的佣金,让他坚定了要走的信念。

严如玉哈哈笑:“放心吧,老杨,咱这儿肯定是多劳多得,每个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该有的福利也都不会少。”

宋锦笑吟吟的朝他伸出手:“欢迎加入锦玉商贸,老杨同志!”

老杨和她一握手。

这是标志性的一刻,代表着她们那原始的、粗糙的家庭式工坊模式,终于迈向了正规化、现代化的道路。虽然前路依然坎坷,但却能看见光明。

老杨雷厉风行,一来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先是要求了自己的工作必需品——电话。

“你放心,我们已经上报了,就等着邮电局派人来装。”严如玉道。

安一部电话可不便宜,两千多块钱呢。就连国营商店,也只有两部电话,一部安在领导办公室,一部就安在采购科。对于采购来说,电话可太重要了!

宋锦顺势把自己当时在广交会上拿到的一堆名片交给他:“这些都是当时参展的纺织厂商。不过他们在展会上只做外销,而且量都很大。我不知道他们平时做不做内销,到时候电话装好了,你一个个的都去联系一遍吧。”

老杨看着名片上的厂商名字,有点惊喜:“有些可都是挺有名的厂子!我都只听过名字,行,我到时候都来联系一遍。”

柳市所在的省并不算是纺织大省。而出于成本的考虑,他的厂家大多数都位于省内,方便来往和运输。有一些业内有名的纺织大厂,他都没有去过,但现在在宋锦给的这堆名片里却看到了联系电话。

采购嘛,能有个联系电话,事情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老杨很欣喜,顺便提出自己的意见:“咱们去年卖的帽子,听上去还挺多的,但其实和外面那些正儿八经的厂家比起来,量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他举了一个例子——不是做帽子的,这边专门做帽子的目前只有他们一家——是一家做衬衫的厂,同样只是乡镇企业,但一年的出货量都有将近二十万件。

“但这样势必要有自己的固定车间,才可以做到。”宋锦皱眉思索道,“而这也会带来成本的急剧上升。”

“我不是咱们现在这种模式有问题哈。现在的模式其实挺好的,灵活、成本小。”老杨谨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产能不够集中,过于依赖时节。假如正好接到一个大订单,撞上了农忙,那就很难搞。而且站在我采购的立场,只有量大,我和原料商这边才有更大的议价空间。现在很多厂家其实为了生存,也开始注重内销了。如果我们的需求大,一些外销的面料,我完全可以拿到更大的量,甚至还可以定制。”

宋锦对严如玉道:“老杨说的,是对的。”

严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