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秦:祖龙看我剧本,竟要我监国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嬴政:火铳是用来近身搏斗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嬴政:火铳是用来近身搏斗的?

不知不觉,大臣们看向扶苏的眼神,已然多了一丝仰慕。

现在的他们,已经把扶苏当做明君看待了。

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君王气质,和一统天下功盖千秋的秦始皇嬴政如出一辙。

只能说,真不愧是嬴政的长子啊。

不仅带来了火炮这种大杀器,还为大秦带来了土豆这种逆天的神物。

即便土豆容易消耗田地的营养,也就是所谓的吃地,一块地如果来回种上几次,基本上营养全都被榨干,这块地基本废了。

但是毕竟亩产一万五千斤的产量摆在这里,已经可以无视任何负面效果了。

只要种上十亩地,那就是十万五千斤。

这个产量别说吃不完了,光是存下来的产量那也能养活不知多少人。

如果在大秦国境进行推广,土豆的产量更是一个夸张到令人发指的数目。

无论土豆生吃好不好吃,光是一个饿不死人的效果,就足以无视一切。

在大秦国境当中,蕴含醴泉的良田只占一小部分,土地贫瘠,亦或者地形不能种植的情况,完全可以用红薯解决。

亩产一千斤的红薯,一千斤的产量只是附带,真正让扶苏惊喜的,便是无视地形的效果。

无论是盐碱地、荒漠、泥沼地、湿地,各种地形,都能依靠这种系统加成的红薯,一点点改善。

很快。

关于眼下三千斤土豆作物的分配,扶苏也有了想法。

一亩田地如果全部利用得当的话,加上种在本就肥沃的良田之上,大概也就只要两百斤左右的土豆种子就可以完成了。

眼下的土豆种子,差不多也够十五亩左右。

除了拿出一颗让人带给政哥看一眼的想法,扶苏内心完全没有任何一点吃的念头。

开玩笑,这些土豆个个都是相当金贵的作物,现在怎么可能拿来吃。

即便蕴含一些灵气,那也不可能吃。

毕竟眼下就这么多的土豆,吃一颗就少一颗,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来上一嘴。

三千斤的土豆种子,除了把渭河南岸所有的良田包圆以外。

多出来的,扶苏打算拿去巴蜀地区,乃至关中地区进行种植。

在那里正准备修建都江堰,以及郑国渠两大奇观,最核心的效果就是粮食产量翻倍。

一万五千斤,翻倍不就是三万斤了……

亩产三万斤……扶苏简直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眼下和百越也开战在即,将来把南方土地纳入大秦国境当中,灵渠奇观带来的粮食翻倍效果,也完全可以在那个地方进行广泛种植。

虽然南方有瘴气,掏出红薯改善地形就完事了。

红薯先探路,修复地形以后再往上种植土豆,完全不需要担心土地会缺少营养。

就这样,扶苏一声令下吩咐下去,三千斤土豆种子的分配问题,也逐步安排妥当。

即便迈入了低武时代,这也是一个民以农为天的时代。

有了充足的粮食,就意味着带来了一切。

虽然高产的土豆不一定就能让秦军个个打鸡血一样天下无敌,但是可以保证的是,一但饥荒来临,土豆的作用便是,饿不死人。

这些高产作物的意义,便是保证了下限,也就是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按照古代生产水平来说,差不多二十户老百姓才能供养起一个脱产的士兵,这还只是建立在全年没有饥荒,粮食收成的情况下。

大秦制定秦律的时候,也是考虑到这种情况。

一家人如果有两个男丁,那就只有让其中一人去当兵打仗,另外一人种地,即便战争来了,也不影响农忙。

可即便如此,除了每月固定交给官府的赋税以外,基本上多余的口粮,基本剩不下来多少。

秦朝广泛种植的粟黎也不是高产的作物,一亩能有两百斤左右也就顶天了。

有时候,只是一捧不多的粮食,就足以救活一个人了。

但在饥荒年代,就这么一点粮食,那也是奢望。

土豆红薯这些高产的作物便是如此。

即便哪一天大秦国境当中发生了饥荒,寻常百姓也不至于家破人亡,以至于发生易子而食的悲剧。

如此,扶苏也算是比较期待起来。

一旦把这些三千斤土豆再一次种植下去,再一次收成以后,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

浩浩荡荡的东巡车马向着东方进发,一路上披荆斩棘。

事实上,没有开辟秦驰道以前,即便沿着最优解的路线前行,一路上的风吹雨淋也基本上没有少过。

黑冰台士兵早已在几百米开外便提前挥刀清除起了各种杂草,保证车队全程通畅。

可即便如此,颠簸,那也是常有的事。

只是这段时间,自从装上了马蹄铁以后,颠簸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倒也谈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