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古代第一书局 > 古代第一书局 第39节

古代第一书局 第39节

“数清了,俺就想多数数,俺心里高兴。”

刘桂花把银子紧紧攥在手里,冰凉的银子染上些许些许热意,她的心里方才踏实了几分。

是真的,真的是真的!

她一个月赚了足足一两多银子。

往后一定要好好干,绝不辜负东家。

刘桂花眼眶微热,忙背着身子开始收拾印制室,整个人看起来干劲十足。刚打趣她那人不屑撇嘴,不就一两多点银子,看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同刘桂花一样激动的还有林小木。她是刻工,月钱多,再算上温知著给的奖金,一月赚了三两多,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东家。

她如是想着,却还想另外做点什么答谢温知著。

“不光月钱足,还有奖金,真好啊。”

“东家真是一点没含糊。”

印刻室好几个在小声议论,林小木暗自听着,疯狂点头。

东家真的好好,一点不在乎她的出身。很多人觉得她刻碑不吉利,说媒的都不乐意给她说,东家却不在意这点,还会因她做得好而夸她。

是个顶好顶好的大好人。

温知著回到办公室,做这回的项目复盘。

前两日,账房已将这回总销售额给到她。四千册书拢共卖了近八千两,先除去期物料成本费、装修费花的两千两,再有占大头的稿费一千多两,还有人工费、后期纸费,整个算下来盈利在四千两左右。

这个账目一出,温知著倒吸一口气。

古代卖书,真的能赚钱。

要知道,这种盈利她以前做书想都不敢想。

回忆她的职业生涯,也只有那几本畅销书能有这么大销售额,但是最后分到出版社的钱,是刨去各种渠道分成、宣发费、印刷费剩下的,能赚是不假,利润真不高。

何况那还是畅销书,发行码洋在上千万。但大多数书是没这种待遇的,赔本买卖的占多数,最后全压在仓库里吃灰。

温知著揉揉发涩的眼眶,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何社里的老编辑常常回忆出版的黄金时代。

在他们的口中,那是一个千万人渴求知识的时代,也是出版的黄金时代。人人向往知识,渴求进步,从书本中探寻人生的答案,在书页中发奋自省。

是以,那些年书卖得好,几乎是只要出书就能赚钱。后来,随着时代进步,无数便捷式阅读覆盖式增长。

书好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渐渐地,那些年成了无数出版人回忆向往的黄金年,也是温知著无缘经历的朝阳时期。

现在,她好像在这里看到了——朝阳初升、暖阳倾泻的全新时代。

这会是她的时代吗?

温知著无从得知,也不再分心去想。

无论怎样,她要的是做好当下,稳稳当当地往前迈进。这回书卖得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空白。等这一波过去,她估摸着同类书便会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冒了头。

到那个时候,她该如何做?

而且,这回问题也诸多,她需要总结出来,再行改善。

一个是书纸问题。

质量且不说,世面上大同小异。但纸后面生产不出来,周期长、费用高,这回的物料费基本全花在上面。原本印量或不止如此,纸的出产大大限制了出货量,得想办法解决。

一个是书内容问题。

她发觉自己思路不算错,也不能说全准确。做教材的选项没问题,但最后几天迫于考期将近,只能选择不发售时,她才发现问题:他们的书太厚了!

如果这书只有薄薄的几页,便是只剩两三天,她也是敢出售的。

关于这个问题,她细细深想,又回顾前世的经典案例,也算是找出原因。这本书全而广,更适合中前期复习所用,最后冲刺用冲刺卷、押题卷反而最合适。

她把这个记下来,盘算着如何优化。之后,她还会出院试、会试等书,布局整个教材品类,届时好规避此问题。

做完复盘,她简单收拾下,提前下班。她把要付的稿费换成银票,先去了趟府衙,亲自给同知送去。

同知看着手中的银票,克制着激动情绪:“这是全部稿费?”

三百多两银子,能把府衙的墙刷一遍、地修一遍,桌椅也换上新的,他们京兆尹也总算能改头换面了。

温知著回:“这是第一批稿费,之后应是还会有的。”

同知激动:“好好好,有劳了。”

温知著一走,同知等陈子墨一回来,捧着银票就去找他:“大人,我们有钱修缮府衙了。”

他向陈子墨讲了遍温知著说的话,对方眸光微动:“三公主,是个有本事的。”

同知附和:“是啊,三公主厉害啊,如果不是她,咱们哪有机会换新东西啊。每回找户部申请,都被打回来,这回咱们自己赚钱了,真好啊!”

而温知著又去了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