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险招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险招

辅国大将军董厥听闻魏军进犯,赶忙率二万兵去增援剑阁关。当他发现远处烟尘大作时怀疑是魏军到了,赶忙抢占剑阁。这两件事情都说明董厥这人军事素质还是比较过硬的!同样,虽然没有皇帝的诏书左将军张翼和右将军廖化还是及时增援了姜维,也不失为蜀汉虎将之称。

而且董厥还很明智!虽然他是外戚,然而在战略上还真是很有一套。他敏锐地提出虽然剑阁可以守,然而成都防守空虚,万一被敌所趁将会十分危险。然而姜维却大大咧咧,以为成都附近都是天险,满不在乎。

实际上还是老古话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虽然成都有“地利”之便,但万一魏军发动“人和”优势,成都也是守不住的!最后邓艾偷渡阴平袭占成都就是明证!

真是成也姜维败也姜维啊!

而曹魏的

败将诸葛绪前去主帅钟会那里请罪,钟会大怒,要斩杀他。P民我始终不理解一向足智多谋的钟会怎么会干出如此不智行为:首先,胜负乃兵家常事,不必小题大做大惊小怪;其次,诸葛绪是邓艾的部下,钟会其实是没有权力处置他的。

而且当监军卫灌来劝说时钟会还说了这样的话:别说是小小的诸葛绪了,就算是邓艾犯了罪爷爷我也能杀他!骄狂之情溢于言表。可能各位尊贵的大大们应该都知道,这位骄狂的三军统帅钟会是位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从小就自恃才高而瞧不起人;但钟会如此骄狂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结果是当然的!

作为此次战争行动总司令的司马昭让邓艾和钟会两员大将互不统帅各自为政,结果就造成了谁也不服谁谁都看谁不顺眼,协调性极差,直接导致最后邓艾和钟会

两员国之栋梁双双死于非命。可能有的大大看到这里会不服:司马昭不是任命了卫灌当监军吗?其实监军一职相当于现在的政委,与邓艾、钟会皆属平级,而且没有实权。因此这不能不说是司马昭的重大失策!

而钟会在诸将的极力劝说下终于没有斩杀诸葛绪,换成了如下两大举动:首先,将诸葛绪押送洛阳,让司马昭来处置他;其次,趁机收编了诸葛绪的残部。这其实也都是很过分的行为——将诸葛绪押送洛阳属于“越级汇报”,越俎代庖;而趁机收编诸葛绪的残部则显得私心满满,而且属于先斩后奏。

而邓艾听说此事后果然勃然大怒。幸亏其子邓忠及时劝其顾全大局,否则当日便要大事不妙!邓艾估计是出于团结一致枪口对外的目的,带上十几个卫士跑去见冤家钟会。钟会毕竟做贼心虚,他

听说邓艾来了赶忙问其带了多少人来是否要进入一级戒备操家伙干活?当听说他只带了十几个人来,钟会终于长出一口气,晓得对方不是来打群架的;于是乎摆了几百彪形大汉来充场子装门面。在筵席上邓艾建议钟会派一军从阴平小路偷袭成都引诱姜维回援,趁机攻破剑阁。钟会说此计甚妙,你赶紧去打,我在这里等着老弟的大好消息!

实际上钟会自作聪明,他认为阴平小道艰险无比,去走那条路就是送死。邓艾也不傻,他立即看出钟会对自己的建议是满不在乎,于是乎便当夜进军。这邓艾做了充分准备:首先他命令自己的儿子邓忠带着五千“工程兵”不穿衣甲(估计是为了减负),带上斧凿器具前出修路;邓艾又选了三万精兵,各带干粮绳索随后跟进。邓艾其实十分谨慎,他每隔百余里就驻下

三千人的部队以为后应,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就这样行了七百余里,还剩下两千人马。

也就是说邓艾亲率的三万精兵经过几次分兵,只剩下了两千人。这似乎就有些不对了:邓艾他们满打满算也就分兵七次,充其量也就只能驻扎下两万一千人,那应该是剩九千人才对啊,怎么会对不上数?

难道是罗灌水的小学数学不及格,小学毕业证是私自用萝卜刻的?当然不是。要知道阴平小道到处都是高山峻岭艰险无比,士卒从那里通行肯定会有大量的伤、病、亡。因此,两者的数字肯定是对不上的!

不仅如此,作为开路先锋的那五千“工程兵”肯定伤、病、亡的比例会更大。后面就有明证:邓艾最后奇袭江油时总兵力是两千余人,也就是说五千“工程兵”最后只剩下数百人,损失率居然高达百分之九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