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司马氏站稳脚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司马氏站稳脚跟

司马昭想篡位称帝,结果逼反了新任的“南部战区司令”兼寿春市市委书记诸葛诞。诸葛诞这次聪明了一点,他联合了东吴。但P我认为诸葛诞还是不够聪明,如果此时此刻的他再联合上西蜀,胜算的把握应该更大一些!

司马昭这边也有很多能人。著名的黄门侍郎“官二代”钟会献了一策:东吴的兵马此次交锋其实是为了利益;如果我们以利来诱,我军必胜。不得不说钟会的目光很是毒辣!

司马昭当即采纳了钟会的建议。司马昭做了如下战役部署:他将石苞、州泰梁军先于石头城处埋伏;王基、陈骞率领精兵在后面随时准备猛击;偏将陈捽引兵数万在前方诱敌;陈俊带着辎重部队随时准备“放水”;主帅司马昭亲自率领主力在旁接应。

虽然P民我一直对司马家的人不感冒,但P民我还是不得不说这个战役部署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结果诸葛诞和吴军都大败亏输。这个时候钟会又献计了:他说

现在诸葛诞虽然战败但他的老巢寿春粮草还有很多,此外在安丰还有吴军援助。如果我们现在四面攻打寿春,诸葛诞要么坚守要么死战对我们都很不利;如果吴军趁机夹击,那我们就更危险了!不如“围三缺一”,我们把敌人放出来去打“野战”打“运动战”,诸葛诞是不难被消灭的。而吴军其实也很好对付,他们远途奔袭必然后勤是个大问题;我可以率领一支轻骑兵去断他的后路,他们肯定会崩盘的。

钟会的建议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这里有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小细节:钟会建议撤围的方向是寿春城南。这就很奇怪了:要知道寿春城的南面是庐江,那可是东吴的地盘;现在诸葛诞和东吴是盟友,放诸葛诞南窜风险会很大。而其他方向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P民我一直百撕不得骑姐。哦错了,打错字了,貌似暴露了P民我那龌龊的灵魂,呵呵呵呵呵。

由于吴将朱异战败,他遭到了主帅孙林的

痛斥。这下子吴将可都慌了神!怎么办呢?最后大家讨论出一个结果,那就是先派一部分兵入寿春城助防,然后内外夹击魏军。结果此计被司马昭识破,其将计就计,把城外朱异的部队打得大败亏输。这下子孙林怒了,当即斩了朱异,而且对全祎放出了狠话:如果你打不退魏军,你父子都不要来见我!

然后孙林就自回吴都建业去了!这其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主帅残酷不仁很容易失去威望;临阵脱逃很容易失去对全局的控制,造成指挥混乱,更为要命的是这样做还极易造成军心不稳!最后吴军援军将领的大规模反叛也与此密切相关。

毕竟全祎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父亲全端、叔父全译可也都是统兵大将,孙林一句偏激的话将这三人义无反顾地推向了曹魏这边。二败朱异后钟会又献一计:现在吴军基本上都已入城,我们可以四面合围寿春了!

这个计策献得很是及时。这边全祎孤军退敌力不

从心,只能入寿春城;然而此时魏军包围得如铁桶一般,他如何进得去?如果班师回朝势必小命不保,前面的朱异被杀就是明例。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投降司马昭。司马昭很是聪明,他立刻接纳了全祎的投诚并任命其为偏将军。这招“心理战”着实很有成效,全祎立刻现身说法,结果全祎的父亲和叔叔都率军开门降魏。

这个时候诸葛诞的谋士蒋班和焦彝献出一策:城中兵多粮少,我们是不可能久守的;建议率领全军出城与魏军决一死战,说不定我们还能绝处逢生!其实此二人的建议是十分正确的,然而此时的诸葛诞早已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这种心态的直接后果就是两位谋士的半夜叛逃!司马昭赶紧重用降将,这下子两人等于是“现身说法”,诸葛诞的部队更无战心。

诸葛诞其实此时是留了一手的:他准备利用这里的雨水去冲倒魏军的土城,打一场“气象战”。然而天时是

最靠不住的,那年气候反常得很从秋到冬寿春并无半点降雨,淮水不泛魏军秋毫无伤。诸葛诞的部队逐渐缺粮,文钦这个时候提出了个建议:他建议诸葛诞将自己的部队尽数带出城野战,“以战养战”,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而这条建议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诸葛诞疑心大发,立即以“谋反”之罪下令斩杀了文钦。这事表面上看似乎是诸葛诞不对其太过于凶狠残暴,但P民我私下斗胆认为文钦也有问题。你让主人挪窝给客人,这合理吗?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在这种敏感、关键的时刻非要叫主人放弃自己的大本营,诸葛诞不认定你趁机谋反才怪呢!

问题是诸葛诞此招也太过于愚蠢。你觉得文钦和他的两个儿子有异心完全可以先行解除兵权再详加调查嘛,为什么要用如此激烈的手段?何况你除去了文钦,他的两位如龙似虎的儿子(特别是文央)却晾在了一边,这不是留下了两颗大大的定时炸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