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24节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24节

顾灵嘴角弯弯的,轻笑道:“去找那天卖房子给我们家的大叔,我瞧着他是个不错的人,卖牛车的话有熟人介绍才好。”

杜嬷嬷道:“姑娘真聪慧。”

有了牛车,家里耕地就方便了。老百姓耕地只有两种方式,要么用牛,要么人力。用人力的话实在是辛苦,非常的劳累。用牛的话,一个村子一两户人家有牛已经是不错了,而且人家也不是白给你们的,是要租的。顾家没有牛车,耕地都是用人力的,顾灵也舍不得顾爷爷和顾老二这般辛苦。而且家里的柴火也快没了,顾老二来送柴火的话是自己挑着担子走来的。

所以,买一辆牛车简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既方便家里的地、也方便他们在乡下和镇上来回走动。再得一利,平日里顾老二没事的时候,也可以从村里拉人到镇上,挣个酒肉、烟丝的钱。

第33章 二合一

牙行那位之前接待过顾奶奶和顾灵买房子的中年男人姓季, 今年三十六岁,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季。

老季对顾灵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两层楼小侧房是顾灵提出来的。而今,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那一片人家动工建两层楼小侧房的有好几户, 他介绍的工程队这段时间也都在忙。所以,他也挣了一些外快。工程队不像给顾家建小侧房是免费的, 给别人家建可是要收钱的, 而他作为中介人,当然有介绍费。

说起来, 大家来找他介绍工程队, 还是顾奶奶宣传的,顾奶奶宣传的时候, 说他人好,找的工程队干活快。

所以,老季倒是一直想着去拜访一下顾奶奶,不过总是因为零零碎碎的事情忘记了。可今天顾灵上门, 找他买牛车,倒是让他意外, 不过也好对此感谢一番。

老季在镇上也算个有路子的, 借用现代的话来说, 黑白两道都有些关系。做他这一行的,有这个路子也正常。

市面上卖牛的不多, 毕竟牛在古代是劳动力, 地位比人命还珍贵,所以倒卖牛的也不敢多囤货,万一囤出毛病, 不得亏死。故而一般情况下,是囤个两三头牛,等卖掉了再去进货。

当然了,做买卖的心黑,把出问题的牛卖出去的也有,这就要看买牛的识货不识货了。顾灵显然是不识货的,也不懂行情的,所以才找的老季。

在老季的介绍下,顾灵很快就买到了牛车,连牛带车厢的,全部一套十五两银子。这车厢是安装到马车上的车厢,可比村子里平时拉人车的车厢有气派。平时做拉人生意的牛车,那车厢就是一个斗,没有盖的,所以下雨天就不能拉人了。不过,那车厢做成这样也是有原因的,这样的车厢好拉人、也要拉货。

顾灵可不想自己的牛车拉货,所以她还是中意现在的车厢。

象国的牛很贵,据老季说的,平时没有车厢的也要十五两银子,是很多老百姓家五六年的收入。

象国的牛贵,离不开宋朝的关系。其实在唐代的时候,一头牛大概五两银子左右,所以到了宋朝初,牛价也就五两银子左右,可是到后来就疯狂的涨价,涨到了十两。象国是在宋朝之后的朝代,有些物价比起宋朝,只高不低。

不过,象国对牛的管控没有五代和唐朝时那么严格。在象国,县及以上城的衙门有官牛,但是县城以下的,可以去镇上的牛贩那边买。镇上的牛贩是合法的,在衙门备案的,牛贩采办牛的数量,也是在衙门登记的。

故而,老百姓在牛贩地方买了牛,便直接和牛贩签了买卖契书就好,老百姓不用特意去衙门登记,牛贩会统一去登记,这方便了老百姓不少事。

象国对老百姓买牛的数量是没有控制的,但是严禁杀牛,牛非他杀而死亡之后需要登记。通常来说,如果老百姓去报备牛死了,那么十有八九,这头死牛会被登记机构买走,至于原因……大家都知道。当然,也会给主家留下几斤。

买了牛车,由于镇上的房子里没有牛棚,所以这牛车还得赶回乡下,顾灵和杜嬷嬷自然不会赶牛车,所以就雇了牛老板的小厮,她打算回乡下。由于明日要上学,顾灵又去私塾告了假。

女子私塾不如男子私塾规矩多,女子念书也不用考科举,念书识字也不过是提升一下自己,所以私塾对于请假一事还是较为宽松的。

私塾告了假之后,顾灵又回家整理了一下东西,比如李太太送的桃子,然后又买了一些肉和糕点,就回乡下了。

因着时间早,所以到了乡下的时候,也不过未时末(三点)。

平日里有拉人的牛车经过桃水村的时候,都是停在村门口的,今日有牛车直接进了村门口,又吸引了地里干活的村民们的主意。

顾家要种的坡地不多,只有两亩,种的是白菜和萝卜,加之顾家有五个人在种,所以这两天已经种好了。不过就算种好了地,顾爷爷也喜欢每天去地里头逛一逛。就怕还没种好地的人家,不小心把他们家的地给霍霍了。顺便,给菜地和玉米地除除草。

今天也是一样,顾爷爷看了一番地,又从山上捡了些柴火,然后背着柴火下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