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末世大明 > 第39章 拯救宣府

第39章 拯救宣府

这个世界的大明同样设置了九边重镇,但是它们的位置跟朱由瑧灵魂所在的原时空有一些差别。

根据现有的地图,朱由瑧发现宣府是距离大同府最近的军镇,如果可以将两者打通,那么他所统辖的范围将超过数千平方公里。

这片区域有长城连接,可以作为军队的快速通行通道,并且还能运送物资,而沿途的地形虽然以山地居多,但是也不乏平原,完全可以开垦为农田。

更何况朱由瑧眼下还有玉米、番薯和土豆三大高产作物,就算是山地也能够播种,这样一来可开垦面积就又能扩大许多。

而一旦大同、宣府和沿途的长城连成一片,它就能成为一套强大的防御工事,能够灵活调动有限的军力,将抵抗尸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由于丧尸的阻隔,目前中原北方的城市基本上是各自为战。

规模较小的城镇或者因为资源耗尽,或者因为守备力量不足,要么被主动废弃,要么已经被丧尸攻陷。

相对而言,大型城市或者军镇类的军事堡垒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

根据斥候侦查得来的消息,目前宣府尚未失陷,但是情况却很不乐观。

一支规模约上万的丧尸大军在宣府四周徘徊不去,直接堵塞了宣府通往京师和大同的通道。

由于宣府被围困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半年,城中的存粮怕是早已耗尽。

但是斥候侦查发现,宣府的城墙上依然有卫兵守护,城中也有人员活动的迹象,说明宣府城尚在努力坚守。

朱由瑧觉得时间紧迫,宣府城必须尽快拿下,他可不想宣府被成一座空城,或者被丧尸攻陷。

新年刚过不久,朱由瑧好不容易和太后和皇后享受了几天天伦之乐,便召集文武重臣商讨出兵宣府的事宜。

大都督张凡自然是全力支持皇帝的决定的,毕竟军队存在的意义便是不断打仗,不断建立战功。

而且经过几个月的严格训练,张凡也想看一看根据皇帝新思路打造的大明禁卫军到底实战能力如何。

文官一系,王朗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持朱由瑧的决定,但是直言目前部队的装备和物资依然跟不上。

而行政院院长杨光金则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杨阁老目前总管六部事务,整日里苦不堪言,他直接表示以目前大同府的财政,根本无力承担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朱由瑧知道,这便是很多明代文官的局限性了。

在历代文官看来,打仗永远都是赔钱的,能不打尽量不打。

如果真的要打,能够用钱摆平,也好过一场仗打下来的开销。

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可以理解。

总管中国历代王朝,其实那些大一统的朝代军队实力相当不俗。

哪怕是到了明末,纵然明君再是摆烂,就算面对满清也有一战之力。

历代王朝的军队到了末期为何会直接溃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财政出了问题,无法供养一支能够正常作战的精锐军。

供养军队是要烧钱的,更不要说是一支强军。

目前朱由瑧的大明禁卫军不到一万人,但是财政开支的压力已经相当之大。

若不是朱由瑧别出心裁地让士兵参与生产,缓解大同府的劳动力缺口欧,杨大人的焦虑恐怕还要多上几分。

但是朱由瑧从来不把打仗当做是一个单纯的赔钱买卖。

战争的本质,其实便是在于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和政治威望。

眼下的朱由瑧只占据了一座大同城,人口和资源都相当有限,单凭自己的发展,要想收复整个中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而拿下宣府,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宣府的人口、土地和资源立刻就能归入朱由瑧的名下,让他可以调动更多的人口和物资发展生产,提升技术,强化军队。

与此同时,他还可以检验一下禁卫军这支新军的战斗力究竟怎样。

要想让杨阁老接受这些知识还需要花一点时间和耐心,但是朱由瑧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执行这个计划,杨光金也只能接受。

当朝的兴华帝无比强势,跟太祖和成祖有的一拼。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光金极力劝阻,也算是尽了臣子的本分,接下来天子仍然想要执行收复宣府的计划,作为臣子的便要大力支持。

目标一旦确定,战争机器便迅速开动起来。

这次出兵宣府,大明禁卫军一师将抽调六千人马出征。

虽然人数不多,但这已经是禁卫军能调动的极限了。

毕竟大同府本地方圆数百里仍然需要禁卫军的护卫,而且这几个月工部督造生产的各类武器军械,还无法进行全军列装。

此番出动的人马,主要包括两个两个火器团,一个近战步兵团,外加一个骑兵营。

另外,皇帝陛下将率领自己的天子亲卫一同出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