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治愈任务失败后 > 第31章 第31章 -

第31章 第31章 -

于是,岑岭使团当天就动身了。

魏太妃留守兼养伤,邓洪升则带着人往百越去,等确定百越情况后就会往西瓯和燕长庭等汇合,而燕长庭和沈箐则将会率人直奔西瓯。

至于岑岭防务方面,霍淳敬留守足矣,这里很值得一说的是,霍老的孙子已经顺利接到岑岭来了。

当初魏氏筹谋北梵军之时,后方准备也是充足的,不少外驻将领的家眷都会留在皋京或家乡作为隐形人质,魏氏发动军变时候,后方也将同时进行营救行动,虽然因为燕殷的重生衍生了岔子,但在沈箐的全力配合底下,霍老将军留在皋京的儿媳和幼孙最后兵成功藏匿被偷运出京了。

霍老本来以为家人都没了,乍见独孙,泪洒满襟痛哭失声,现他儿媳带着孙子就居住在岑岭,另一方面来看,也已经彻底能放心了。

总而言之,在紧锁吊桥严加防守的眼下,燕长庭即便外出一段时间,也没有问题。

现在关键是西瓯。

作为魏氏两位当家人,他和魏太妃至少得去一个。

当天就出发了,一路顺水往南,路上还解决了两波伏击者,三天后和邓洪升分道而行,一行人加足马力,在七天后终于绕上中原西南通往西瓯必经的茶盐古道,在边关递交了“国书”。

嗯,岑岭还不算国,但也勉强称作国书了。

西瓯边关的官员立即将“国书”快马呈往国都,再检视了燕长庭沈箐一行人,点清人数确定没有可疑形迹,就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个加盖了边关红印的约本,差不多等于通行证,然后就让他们可以自行前往王城玉都了。

拿着这个本本,沿途都可以在驿站免费食宿。

当然,如果燕长庭他们能等的话,他们是有专门的人引过去的。

但燕长庭沈箐他们很赶啊,那自费上路也行,只要每途径一个驿点过去登记一下以确定行踪就可以了。

沈箐他们很急,他们在边驿住了一宿等办手续,期间沈箐就千方百计打听大殷使团过去了没有,有可能涉及本国利益,边防官员装聋作哑,驿站上下也一问三不知,不过最后沈箐出了驿站,就很快打听到了,一个茶棚老板告诉她:“大殷人吗?昨天刚过去一队。”

沈箐眨眨眼睛:“是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茶棚老板笑道:“都是富贵人,我在这驿道半辈子,还辨不出来么?上百的好手护卫,一水儿的绫绸锦衣,嘿,领头那个啊,气势可不得了了,比咱们明官大人的官威可大太多了!”

沈箐再问细一点,这人的长相不正合了寇子文!

好家伙!

一确定大殷一行已经过去了,他们那个急啊,哪里还能等边防官安排人引路护送,一拿到通关文书,立马就翻身上马往里赶了。

一路风尘仆仆,以最快速度狂奔,也不知赶过大殷使团没有,在第八天,他们终于抵达了西瓯的王城,玉都。

……

到这里,速度就得慢下来了,燕长庭先遣了个人进城报讯,一层一层上禀,以便西瓯王或其他主事者遣人出城来迎接。

出使有出使的规矩,不能乱来的,不然很容易就犯了忌讳弄巧反拙。

这一点不用燕长庭沈箐他们操心,有沈正崧在,曾经的卫国公、经年的高官子弟,他熟谙这些流程,这次出使明面上的正使也是他。

“这西瓯还挺繁荣的。”

沈箐骑在马上,左顾右盼,然后对燕长庭和沈隽说。

沈隽点头:“这西瓯虽是远不及中原地阔民广,但也早不是南蛮荒土。”

这一路上他们虽然赶,但沿途的景象也是见的,西瓯一面临海,三面环山,虽说与中原相隔千万重山,但其中部平原还是十分之多的。

有平原,有沃土,最终肯定会聚居起黎民。

说来西瓯和百越,因为这几百年来的几次大战乱,中原汉民大迁徙之后,目前人口还是可以的。他们一路所见,有穿戴上明显是中原风格作了一定调整修改的衣饰甚至还带一定乡音的汉民,也有或头缠巾带或着装鲜艳别致的土著族民,比例大概一半一半吧。

不过据说有些土族下山后也爱穿汉民服饰,不足而一,反正据看融合得挺好的,并没有仇视敌视之类的现象。

这些迁徙汉民和土族一起繁衍生息到今日,吊脚楼、砖瓦房,还有安南那边传过来的异域风,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西瓯风情,但总的来说,还算繁庶。

就譬如眼前的王都玉城,和皋京当然没法比,但整体水平也差不多和一个中原中等偏上的城池相类了。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有飞马出城,传西瓯王旨意,请岑岭来使进城。

西瓯都是矮脚马,四蹄粗壮,沓沓有力,前来迎他们的是一个二十出口的小伙子,姓木,嗯,据沈箐了解,这木氏可是西瓯一大世家大族,目前西瓯太后就是姓木的。

不过这些暂时也不管沈箐什么事,沈箐就笑眯眯和他打听,“木小将军,大殷使团到了没有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