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云骑 > 第一章 山河一统

第一章 山河一统

前朝延熹十八年,大夏建武二年秋,帝都长安太极殿。

殿前值守的羽林卫士左手紧紧地抓住悬挂在腰间的刀鞘,以往自然垂下的右手竟也握在刀柄上不松动,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殿内群臣的争吵声不绝于耳。皇帝冷峻的目光从群臣身上逐一扫过众臣方才渐渐收声。

“诸卿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大夏初立,四海未平,若任由柔然攻破朔州,武安、代郡一线我军虽有五万之众,然无险可守,后方更是一马平川,敌酋退可劫物掳民、进可攻长安,届时吾等又如何自处?”皇帝看着近侍展开的舆图,神情严肃。

“陛下,朔州城墙高大坚实,且有前朝数万之师驻守,敌军骑兵虽来去如风,然不擅攻城,谅他一时三刻也攻不下来。况且杨逸驻地蕲州与朔州不过一、二日之程,他如何不救?待其两败俱伤之时,陛下可令骠骑将军领王师十万北上,一战可定天下矣!”

“王司农好算计,坐享渔人之利。”太尉岑懿冷冷道,“只怕鱼没吃到,反被鱼刺卡了喉。”

“岑太尉有何高见?”王司农笑了笑。

“陛下,臣认为可选善言之士持节北上,与杨逸陈述厉害,言明我军与其联手退敌之意。”岑懿向皇帝拜道。

“此策恐不妥。太尉莫忘了我等于楚州起事,与前朝十年相争,彼此杀伤无数。前朝末帝又于逃亡中崩逝,杨逸临危受命,整败军携残臣北上,不称帝、只称太子皆为大夏所致,双方早已成死仇,又何能再共同退敌?”御史大夫淡淡地说道。

眼见各大臣又将吵成一片,太子沐英急忙朝皇帝拜道:“父皇,儿臣以为岑太尉之策可行。只是……”

“太子但说无妨。”

“儿臣以为,遣使北上不必陈说厉害,只需言明我北上之意即可。届时儿臣亲领三万骑兵急速北上,骠骑将军领五万军出原州,武安、代郡一线五万军出宁州,于朔州城外会合,归骠骑将军节制,对敌成夹击之势。”

“不可,太子关乎国之运数,岂可轻出。”众臣急忙拜道。

皇帝不管众臣如何争论,只是静静地看着太子,眼里是欣慰亦是慈爱。他何尝不知道太子关乎国之运数。他的许多治国理念需要太子的刚毅果敢、更需要太子对黎民百姓的悲悯之心方可有实施的可能。然太子北上一可节制诸将,免诸将争功之心;二可代表朝廷与前朝商谈,不必事事请旨;三可向天下展示朝廷抵御外邦的决心。太子目光长远,与他所谋甚合。

是日,皇帝下诏,准太子所奏,翌日出发。

五日后,沐英与杨逸于朔州相会。两人密谈一夜,天明时皆大笑而去。

第三日黄昏,柔然军倾全力猛攻朔州,意图一鼓而下。正胶着时,沐英率三万铁骑出现在柔然军后方,并朝中军冲击,柔然军统帅急令诸军向中军靠拢,意图歼灭来犯者再下朔州。杨逸见柔然军退却,令军医救助重伤者,轻伤者守城,自己亲率能战者尾随联军,与沐英前后击之。

此役柔然军逃脱者寥寥,然大夏太子沐英血染沙场,三万铁骑存者不过百余,杨逸重伤,朔州军十存其一。

数日后,大夏出原州、宁州军终于抵达朔州城外,只见遍地狼藉,无数以布遮面的人正在清理战士遗骸,他们按服饰把遗体摆放在一起,敌国士兵的尸体则在四周堆上柴薪,付之一炬;自家战士的遗体登记在册之后等待其家人认领,那些已无法辨认的遗体则集中在一起火化处理。而尚未清理的战马死尸发出阵阵恶臭,直熏得他们不停咳嗽。兵器箭矢四处可见却无人问津。

骠骑将军召人询问太子,蒙面者只言在城中便转身离去。他一边安营扎寨,分派人手协助清理战场,一边着人去朔州城探听太子下落,同时加强戒备,侦骑四出。

长安太极殿。

前朝使者带来了太子沐英战死朔州城外和全歼柔然二十万军的消息。

众臣激愤异常,皆请旨皇帝出兵北伐。

皇帝恍若未闻,只是派羽林卫士护使者北归。

夜晚的未央宫本应是灯火通明的,今夜却只有数盏宫灯被点亮。皇帝怔怔地站在那里,面朝北方,继而叹了口气,转身拔出悬挂在墙壁的宝剑,一遍又一遍地舞着,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也不管不问,任其随面颊流下,近侍数次欲上前为其擦去汗珠皆被制止。即使是皇后过来相劝,亦不能使皇帝有所停歇。

翌日,皇帝下诏,御驾北上。

十日后,重伤初愈的杨逸亲入皇帝营帐,献户籍兵册、玉玺符杖请降。帝封其为归义王,建归义军,仍统旧地,领十万兵马,其中六万驻朔州,两万随王驾驻蕲州,其余两万分散王地。

同时下诏将太子沐英葬于朔州,谥号武烈。战死将士随葬,建忠义冢。而后朝廷拨款抚恤战死将士家属,优待其家人。骠骑将军随銮驾回朝,其军由副将带回原州、宁州驻守,至此天下一统。

建武四年春,武烈太子妃病逝,皇帝下诏,令羽林卫士扶棺北上与武烈太子合葬,封其女为昭阳公主,入长秋宫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