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牧晚笛寻鬼记 > 第二章 山公(2)

第二章 山公(2)

人有百姓,魈有千貌。那时没有动物园,真见过山魈的没几个,坊间对山魈的传闻却不少,村民斗大的字识不得一箩筐,完全是民智未开,人们对山魈的了解多来自《西游记》,对这种多次出现在故事中的类人精怪感到异常恐惧的:有人说它面焦如古稀老叟,有人说它美如豆蔻少女;有人说它好色且淫,有人说它稚纯如赤子,有人说这都是同一只善变化的山魈,故意乔装来食人。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但有几点关于山魈的说法是公认的:公山魈叫山公,母山魈叫山婆;山魈爱模仿人的动作,甚至能学会抽烟,这个就有许多猎人见过了;山魈也爱偷人的衣裳,不分男女老少的,就往自己个儿身上套,显得不伦不类,实实在在的“沐猴而冠”,妇人们丢了衣服往往骂道“被狗X的山公偷了”。当然,传的最神、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要数竹筒戏山魈了。怎么个戏法呢?一个人倘若需要穿行有山魈的地方,必须备好了两条竹筒,将双手笼在其中空处。一待不幸遇上山魈,便将套了竹筒“袖子”的向前递给山魈,愚蠢的山魈就会一把抓住竹筒,自己则笑得晕过去,此时旅人就可以乘机抽出双臂逃走了。这是个连鼻涕拔丝的小毛孩都晓得的故事,当时的晚笛外公却不以为然,心想一只猴子,就算再厉害,也没法让一个人落荒而逃,可是他错了。

那时候晚笛外公,也就是成老爷子,还不过是个十岁上下、人们口中的“成家少爷”。

成家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地主,这个“大”有多大呢?除却吃饭所需种的稻田外,成家还种有好几百亩的鸦片田地,大大小小的养鱼池塘,和几座连成片的松林山。

虽然说得上是富甲一方,成家对子女的教育确是十分严格:不仅在家中设了一家小小的学馆以请塾师教授四书五经,还讲究个身体力行,所以刚满十岁的成少爷就不得不在学习闲暇之余跟着家里的长工们上山下水。

刚才说过,成家有几座连成片的松林,成少爷上山的工作就是采松脂。

采松脂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去年成少爷就跟着长工狗哥上山来采过,也亲自上过几次手,所以今年稍加温习一番后,已是轻车熟路,可以单干了。

挥别了同伴,成少爷就朝着分给的松林走去了。他选定了一棵老松,仗着打小练就的童子功,又年小体轻,没借了半月钩和腰带,噌噌助力几步冲刺,再加上手上攀干挂枝的巧劲,三两下爬到了离地六七尺的树干上。

他拣了枝繁叶茂的树干向阳面,坐上粗壮的分枝,用脚踝勾卡住另处枝丫稳住身形,便开始给松树开沟了。开沟就是给树干划一条口子,让松脂流出来。这开沟讲究两点:一是深浅,浅了不出松脂,深了折树寿命;二是开口的形状,得让松脂顺着走向流进了收集器,否则前功尽弃。

好在成少爷对这些门门道道早已了然于胸,只见他在上一道开沟痕迹正下头比了一横掌,用白粉笔做了记号后,返手从背包头掏出三棱刮刀,就开始刮割起来,很快,一个成丫字型、深约小指甲盖长的白沟便成型了,淡黄色的松脂在其间中若隐若现,在阳光的照耀下,洁白的木纤维闪动着一种淡淡、带着些许神圣的琥珀光。不过忙碌的成少爷可没工夫注意这个,他用掺着人发的草绳在口子丫字下方固定住大竹筒做的收集器,再捂上防挥发的老蒲叶盖子,最后再等上一个礼拜,就能收集到满满一竹筒异香扑鼻的松脂了。

做完这些个,他就会像只经验老到的猫儿一样从树上轻巧跃下,马不停蹄的爬上另一棵松树。

一个上午的起落,成少爷就割了二十来颗松树。

到了中午,太阳渐大,日头愈毒,人若在枝头继续干活的话,眼睛难睁开,也很容易中暑。他不得不停下来,寻了处枝叶繁茂的老松,那松树陈根上满布着湿润的、墨绿色的苔藓和地衣,还有忙忙碌碌的、晃动着触角的黑头蚂蚁。他也不在意这些,一屁股坐下,靠在树干上头,只管从怀里摸索了干粮包,就着竹筒盛的清凉溪水,嚼着几块干馒头片子,和母亲偷偷塞给他的一个白水煮鸡蛋和一小片卤猪皮做了晌午饭。

松林的华冠之下光影交错,光处灼面,影处浸骨,界限分明;经由烈日熏烤而挥发出的奇异松香四处飘荡,直往人鼻子里头钻去。

成少爷睡得正酣,却被一阵突然出现的折枝声断了睡意。

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四下打量一番,没发现什么异端,那声音已然消停;又极目远眺,发现一个着了一身黑衣、盖了顶草帽的家伙,正攀在一棵百十来步开外的松树上,瞧不大清楚他到底在做什么。

“偷松脂!”成少爷第一反应是这个。居然有这么胆大妄为的贼人,敢偷到成家庄头上来?真是打灯笼进厕所——找死!

他大怒,直起身来,刚想出声呵斥贼人,可眼轱辘这么一转,又给闭眼躺下了:这两年风不调雨不顺的,有很多邻家穷人根本就揭不开锅,并不是家家都能有闲田种鸦片的,附近就那么几十户人家,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实在抹不开面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摸不清对方的虚实,万一这贼人恼羞成怒,这深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