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5章 交谈

第5章 交谈

老谭和张丽分开五年后再次见面,都十分感慨。

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人的一生里只是个片段。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这样的五年组成的,它把人从少年送到青年,把青年送到中年,把中年送到老年。

我们感叹时间的飞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又挣脱不了岁月的枷锁。在时间笼罩的生活中过着日子,只想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所有生活的滋味都是经历中的酸甜苦辣,加上悲欢离合的调味,才有了味道。

“什么时候到的?”张丽亲切的问。

“到半天了,转了一圈。”老谭笑着说。

“感觉怎么样?”

“挺好,不错。”

“二楼还没去吧?”

“没呢,刚要上去。”

“走吧,我领你转转。”

张丽在前面领着往二楼走,顺便说:“现在格局和老根山庄的时候不一样,是农家院,在省城是最大的。”

来到二楼,张丽指着大厅说:“看着没,这是大厅,接待散客和结婚包席,能摆五十桌。”

大厅非常宽敞,分成东西两个区域,东边是四人到六人台的方桌,西边是十人台的圆桌。

看完大厅,张丽领老谭进了一个包房。

包房很有特色,和农村家里一样。里边是个火炕,炕中间放着方桌,方桌上摆着居家的大红茶盘,茶盘里的茶杯是六、七十年代,结婚时带着红喜字的玻璃杯。方桌周围有六个红绸子面的棉垫子,估计是怕客人硌屁股。

炕梢摆着炕勤被阁,被阁上象征性的叠着一套被褥。老炕勤在农村都见不到了,不知在哪陶登来的,很有代入感。

屋地中间摆着十人台的圆桌,靠北墙是茶几,茶几上摆着个旱烟篓,里面装着搓好的烟叶和卷烟纸,旁边放着老式火柴。

墙上订着木头衣挂,还有几串辣椒和玉米棒子、辣椒鑹子、一把过去的老虎钳子。

茶几旁摆着老式箱子,箱子上面是一台现代化家用电器——收音机。收音机旁边立着个手电筒。窗户上挂着碎花窗帘,

整个包房给人的感觉就是回到了农村老家,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包房利用率挺高吧?”老谭问。

“嗯,挺高,每天都得提前预定”张丽说。

“这样的包房几个?”

“八个。”

参观完二楼来到三楼。

三楼的格局和以前一样,没咋变。

吸引人的是整个走廊上的老照片,全是二、三十年代的。有走街串巷的剃头匠,有北市庙会上刷杂耍的,有站街的妓女,有闹市口背包扛活的,有拉人力车的------

这些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很珍贵,向人们讲述着老省城的历史。

四楼现在一分为二,北面是宴会大厅,能够举办婚礼和各种大型宴会。南面是办公区。

张丽领着老谭来到董事长办公室,给徐总介绍完之后出去忙了。

徐总看上去比很年轻,不像四十,文质彬彬的,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他让老谭坐下,倒了杯水递过去,然后坐回到办公桌后面的椅子里,微笑着问:“谭师傅以前在哪干了?”

“在临江轩干过,最近几年一直在外地了,年前从滨海回来的。”老谭说。

徐总说:“临江轩是咱们省城老饺子馆,做得非常好,你在那的时候是厨师长?”

老谭点点头,实话实说:“刚开始是厨师,后期做的厨师长。”

徐总接着问:“在滨海哪家做了?”

“青花阁。”

“青花阁?”徐总想了一下说:“青花阁做得挺好,我记得去年东方美食专门对青花阁做了报道。”

说完打量着老谭,他觉着能上东方美食的饭店都是全国餐饮业的佼佼者,里面的厨师长不可能轻易下岗,老板也不可能放。

他也想把关东人家做成能够登上东方美食的饭店,叫全国同行来参观学习。

老谭笑了笑说:“嗯,报道一回。”

“怎么不在青花阁做了?”徐总问。

“换掌舵人了,下岗了。”

“哦,谭师傅家是省城的?”

“不是,外地的,现在在松山路住。”

“那离这挺近。”

徐总又问了几个问题,老谭一一作了回答。初步了解之后觉着老谭挺实惠、稳重、严谨,还在青花阁干过,有管理经验,当厨师长应该没问题。

现在的厨师长王刚跟着他干了十年,人实惠能干,工作尽心尽力。但能力有限,以前开的饭店小,厨房十多个人,他管理起来没毛病,嚎嚎两嗓子全都听。现在店大了,厨房六十多人,他管理起来有点费劲。

主要是以前没管过大厨房,没经验,从开业到现在厨房一直没理顺,因为菜品质量和上菜慢总被投诉,伤了不少客人。

开业一个月后王刚找他谈过,说自己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