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生活上瘾指南:有趣的灵魂在当下 > 穿越一次时空:

穿越一次时空:

暹粒是这世界一百年前的样子

凌晨三点半,我们一行三人站在暹粒街头,收到Kun的微信,他说有些私人的事情需要处理,会请他的朋友载我们去吴哥窟半程马拉松起跑点,我几乎是吼着说:“这家伙到底靠不靠谱啊!”

Kun是我从网上找到的暹粒当地突突车司机,沟通时客气又愉快,结果哪知见他一面竟如此困难。

第一天,说好一起跑马的朋友由他接机,他却忽然有事安排了别人代班。

第二天,也就是三点半的爽约,让我有点懊恼是不是所托非人。

第三天,他终于露面,说好七点半出发,他在七点十分抵达酒店外,微信告诉我们他来了。还在赖床的我非常惊讶,赶紧回信息要他等一等,只是跑马留下的三双残腿很难雷厉风行起来,终于磨磨唧唧迟到了半小时,见面第一句话变成了sorry sorry。

怎么竟变成了我们的不是呢?可是看到笑得灿烂又腼腆的Kun,我真是一点念叨他的心思也没有了。

Kun瘦瘦高高,很黑,眼窝和两颊凹得厉害,眉骨则又凸得厉害,长得像佛教画里的金刚,圆眼宽嘴,不怒自威,可他偏偏像所有高棉男人一样生来爱笑,所以更像小吴哥城门外引桥上的神族造像。

后来我跟他说我们都觉得你像这个一起搅动乳海的神像哎,他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连声说真的吗真的吗谢谢谢谢你们太好了你们真好。

Kun带着我们三进三出吴哥窟,整整三天顶着旱季干爽的烈日泡在古老的废墟里,从精致的女王宫到丛林深处的崩密列,传说古时候的国王夜夜登上九重高塔与蛇神**算是祈福国家,而我们费力爬上高台,看见热气球在落日的方向上升,只觉得一砖一石的落寞。我曾看蒋勋写《吴哥之美》,亲眼看到才觉出成住坏空的悲壮来。

最喜欢的一座寺庙自然是巴戎寺,有那么多的笑脸,早上太阳升起,那些笑脸被一张一张地照亮,就觉得自己置身奇迹,也成了不朽的一部分。

每次我们去一点点攀缘那些古迹时,Kun就在车上扯起小吊床找片树荫睡觉。我问他是不是对吴哥窟都腻味了,他说不是的,“我了解这里的每一个寺庙、每一处废墟,我喜欢吴哥窟,我曾经用一整个月去看这里的一切,是更年轻一点的时候。吴哥窟,是奇迹。我没有办法用英语给你们讲我了解的那些,也回答不了你们的问题,会觉得遗憾”。

Kun的英语当真已经是很好,比如在荒郊野岭走岔了,打个电话也能彼此很快弄清楚坐标找到对方,可是那些雕梁画栋的

印度教传说,也许真的很难用另一种语言解释清楚。

他说起开始没能来接我们,是孩子忽然发烧,还从手机里找出了和妻子的结婚照,穿的是高棉传统服饰,新娘画着很浓烈妩媚的妆容。他说在他们这里,生病是很可怕的事情,很可怕,于是表情就显露出了忧愁,他们这里人一旦真的生了什么严重的病,有条件的就都去泰国治疗了,他们,不行。

他第一次说起中国好,是指着满街的老款日本车,说:这些都是从你们国家淘汰过来的老车,你们国家现在没有这样子的车了吧?我们齐刷刷摇头说没有,可是老车好看啊,他摇头说还是新车好,中国真好,都是新车。

都说生活在热带的人天生懒惰,大概是有道理的。那样炙热的阳光,能把时间烘烤得仿佛停滞,让人只想脱光身上所有的衣服在树荫下躺上一整天,根本是让人无心工作的气候,大部分暹粒人也安于这样的瘫痪,可是Kun非常努力在工作。

他在突突车上装了一个绿色的小冰箱,每回从一处废墟里出来就能一眼从一排突突车里把他那辆辨认出来,小冰箱里常备矿泉水、冰镇香蕉和降温冰袋,恨不能一天塞十几瓶水让我们统统喝光。

他要我教他那些寺庙的中文说法,他说他下一步的计划就是系统地学习中文,他说这样能够多赚些钱。此前所有的旅游从业人员都是一心学英文,因为内战结束后,暹粒一直是欧美人的度假天堂。

他说忽然有一天,就接上了三个50多岁的中国阿姨,她们一句英文不会说,而那时他也一句中文不会,沟通全靠比画,阿姨用手在空中画了山,又指了指太阳,然后做了下坠的手势并配以“咻”的发音,Kun赌她们是想看小吴哥的日落,于是载了她们去,果然蒙对了。中午的时候,阿姨们说饿了饿了,Kun想这个时间这么着急地提要求,大概是要吃午饭,再度蒙对后,他曾一度以为“饿了”是中文“午饭”的意思。

是从那一次开始,他有了学习中文的想法,他说当时他就觉得,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到这里,所以他开始向不同的中国客人学习一些基本的沟通词汇,同时在网络普及之后注册了各种中国的社交平台推广自己的突突车业务,也是因为他的可以称之为远见的这些举动,我才能找到他。

行程第三天我们去崩密列,他开了自己的丰田车来接我们,我们开玩笑说你们这些突突车司机是不是都很有钱,他很认真地说也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