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聊斋新译 > 五十六、公孙九娘

五十六、公孙九娘

五十六、公孙九娘

在写这篇之前,首先需要介绍一下明末清初的于七之乱。

于七 (1607一1701) 本名乐吾,山东栖霞唐家泊村人,抗清英雄。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初字小喜,后改为孟熹,因在同胞十人中排行第七,故称于七。

祖父于进表,是山东省大金矿主,栖霞巨商,登州府富豪,胶东武林名人。

父亲于可清,绰号'草上飞',明末曾充防抚铺兵,为明朝的武将军,明崇祯二年,与入侵腹地的后金军作战,殉国在保京战场。

外祖父是戚继光,中华历史名将,抗倭英雄。

母亲戚颜君,是戚继光的长女。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段,于七和兄弟于六广泛结交武林中人,劫富济贫。不过他们抢劫比较有原则性,比如打听到有富家大户时,于七先独自登门拜见,如果对方拿出所有钱财粮食,他就取一半,给对方留一半。相反,如果对方吝啬耍心眼,于七他便会动用武力拿走所有家产。久而久之,于七的名声越来越大,投奔者也越来越多。

1650年,于七以淘金工为主体,联合胶东各县农民起义武装,发动了胶东第一次农民抗清起义,他率领千人进攻宁海州(今烟台牟平区),将知州刘文琪枭首示众。

当时清军入关不久,暂时无暇顾及,让当时登州知府张尚贤出面,采取怀柔政策,招安于七为栖霞把总(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

有了这个身份,于七可以更方便聚集人脉、扩大武装力量,只等时机成熟,来一次更大规模的起义。

1661年4月15日,莱阳宝泉山庙会,这是当地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出来看花、赏景、拜佛,祈求一年平平安安。于七的弟弟于九,也陪着妻子衣氏来了。衣氏出身大家闺秀,绝色佳人,同在庙会的本地著名流氓宋彝秉一眼就看上了,上前调戏。于九看他这副德行,又得知他就是宋彝秉后,当即把他打了个鼻青脸肿。

之后宋彝秉依仗父亲在清廷兵部为官,直接进京诬告于七在栖霞盖金銮殿、绣龙袍,准备当皇帝。清廷暴怒,也没有调查,直接派兵查封于家。于七这下不反也得反了,于是将家人安排妥当后,他和弟兄们进入了牙山。

清廷派出三大帅六大将二十万兵力向牙山进发。于七则号令分布在胶东半岛其他地方的起义军同时起义,打乱了清廷的计划。之后的战争你退我进、你进我退,双方僵持了很久。直到1662年,清政府着急了,调来了当时威力最大的武器红衣大炮,连续轰炸了三天。

打了这么久的战争,于七的起义军死伤无数,剩的兵也不多了,难以抗衡,于是他决定冲出去,等待日后卷土重来。

一夜,他将所穿的靴子抛掷于前山,从山后直冲而下,闯入满清大营。清兵仓皇应战,趁这慌乱之际,于七突围而去。到了天明,清兵在山前发现于七所穿的靴子,以为他由前山逃跑,于七成功逃脱。轰轰烈烈的”于七抗清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这场起义给清政府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灾难,“土地荒芜无人种,白骨堆山遍地磷。”

为了找于七,清兵走到哪里杀到哪里,尤其是在牙山遍寻不着于七痕迹时,他们便将愤怒发泄到山里的普通民众身上。数万名民众死于屠刀下,尸体遍野、血流成河,后来有人在牙山下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血灌亭”。在于七的老家栖霞,于家大小人口,被清廷抄斩的有50多人。受牵连的亲朋好友被抓、被杀的总数超过三千人。

接下来就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公孙九娘》的正文。

因为于七一案,被牵连诛杀的数栖霞、蓬莱两县的人最多。有时候一天就能抓上百人,全部在演武场中砍头示众。真正是血流成河、尸骨满地。

有些官员还算比较慈悲,自己掏钱买来棺木成殓尸体。当地的寿材店棺材都供不应求。而这些尸首,大部分都是埋葬在城南郊外。

康熙十三年时候,也就是叛乱结束12年之后。济南城来了一位莱阳书生,他有两三位亲友当年受到株连,在此被杀。他从城中买好祭品,来在坟前祭奠一番。完事之后,就在旁边的一座寺院当中租了一间房住下了。

第二天,书生渠道城中办事,一直到太阳落山都没有回来。这时忽然来了一位少年拜访,来在屋中一看,书生不在,他便摘下帽子到床上躺着去了,衣服鞋子的都没脱。仆人问他是谁,他也只是闭着眼不说话。仆人寻思说不定是主人的好友,没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书生回来了。当时夜已经深了,屋内也没有掌灯。仆人通报他说游客来访,在床上躺着呢。他便来在屋内,问道:“请问是何人来访?”

少年猛的一下瞪起了眼珠子,说道:“我在这里等你的主人,你唠唠叨叨的问个没完,难道帮我当做强盗不成!?”

书生笑了,说道:“主人就在这里呢。”

少年赶忙从床上爬起来,抓过帽子戴上,施礼坐下,说道:“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