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吉吉顶争夺战

吉吉顶争夺战

孙家岭村是四县联合办事处、益临工委、益都县大队所在地,村的东面就是一夫当关的天然屏障吉吉顶。吉吉顶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峰,据传明朝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曾在此据守,山有两个峰顶,成汉字“吉”形,因此而得名。此山悬崖峭壁,险峻易守,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时任益都县大队长的冯毅之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加固工事,增派兵力,对此山做了重点防御。

吉吉顶保卫战

1942年4月21日,国民党**顽固派驻太河吴化文部新四师300余人、太河马鹿据点的80余人及益都朱崖据点的伪军60余人,分三路配合前进。此次敌人来犯,没有一个鬼子兵参与,三路敌人相互观望,行动非常迟缓。

平日里八路军战士对顽固派和伪军的战斗力就瞧不起,所以根本没把这次敌人来犯放在心上,只将部队和抗属群众分散转移到孙家岭吉吉顶上,等待敌人的进攻。

三路敌人开始进攻了,他们把吉吉顶作为攻击重点,并且组成敢死队,营长亲自指挥,连排长领队,并定了悬赏,谁第一个爬上吉吉顶赏现大洋一千元。结果敌人进攻了一上午,死了10余人,也没有取得一点进展。到了下午,这帮平日里就懒散的杂兵就没有了战斗的情绪,很难组织冲锋了。而我方守山的同志,不但没有伤亡,而且不到时机不还手,武器弹药也消耗得不多。

敌人的联合作战以完败告终,撤走时还相互埋怨,顽军说伪军出工不出力,伪军骂顽军是怕死鬼。他们抬着尸体,怕八路追赶,便慌慌张张下山,逃回了据点。

我们的部队根据敌人的失败和失落情绪,组织了一个50人的战斗队,乘着夜色,步行15里山路,主动进攻了敌人的营部所在地太河余粮村。战斗一打响,敌人便像无头苍蝇一样,被打得晕头转向,仓皇逃窜。不到一小时,战士们就把敌人赶出了村,战果虽不大,却加剧了敌人的恐慌,迫使其逃到了益都仁河流域。

撤离吉吉顶

我们的部队在孙家岭已经驻了很长时间,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部队修筑加强工事。敌人先后进犯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离吉吉顶不远的封山顶战斗,打死敌人10余人,在反击中还打死了鬼子的一名军官和一匹战马,此次战斗很有影响,反响很大,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封山顶的战斗,敌人失败了,但并不甘心,经过近一个月的策划,5月29日又发动了一次进攻。敌人接受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没有让顽军参加,只有鬼子和伪军。这次的行动非常机密,八路军没有得到任何情报。天还没亮,敌人就分两路包围了吉吉顶和封山顶,这时部队想转移已经来不及,只有战斗。敌人的作战行动,以封山顶为攻击重点,突破一点就动摇全局。鬼子和伪军一到就把封山顶右翼的山峰占领了。敌人的进攻策略,是鬼子督战,伪军主攻。

一天的战斗,部队打得很顽强,但没有丢失一个阵地。敌人伤亡20余人,我部队牺牲了3人,伤4人。敌人白天进攻未成功,晚上没撤走,仍在原地封锁包围。情况很明显,敌人还要继续进攻,非攻下阵地占领孙家岭不可。部队经过开会商议,认为继续坚守下去不利,尤其是弹药消耗没法补充。到了深夜,只留下一个排,其他人就秘密转移了。

留守部队坚持到第二天中午。鬼子的小钢炮机关枪火力真猛,我方机枪手王家和(太河人)被鬼子的子弹射穿咽喉,眼看就要断气,他捏住自己的咽喉表皮才喘上气来。冯敏带领的抗日区中队7个人死了4个,受伤的队员断折胳膊拽着枪跑,部队边打边撤,从敌人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爬上了东山后才跑出鬼子汉奸的包围圈,撤退到太河余粮、辛庄和口头的玉皇庙一带的几个村庄内。

敌人占领吉吉顶之后,就在上面修建房屋和碉堡,看情况是要长期住下去。敌人设了据点,控制了这一带的所有村庄,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部队和老百姓身上,这一带从此不太平了。

智打吉吉顶

敌人在吉吉顶安设据点后,经常到太河余粮及附近几个村庄骚扰百姓,要钱要粮要夫,搞得村民日不聊生。面对困难和威胁,八路军时刻想拔掉这个祸根,但是苦于缺枪少药,力量薄弱,一时也拿它没有办法。

就在此时,恰好主力四旅的一个连到太河流域打游击,一名姓王的连长,了解了吉吉顶给当地八路军和老百姓带来的威胁,分析情况后,答应帮助打掉吉吉顶。当天夜里,王连长就带领战士对敌人发动了进攻,激战两小时,伤亡了好几个同志,也没有攻克吉吉顶,天亮后只好撤退了。

区中队及时开会分析,一致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过于轻敌,并决定再组织一次行动拔掉这个祸根。强攻不成,只能智取。区中队安排指导员张远达,率班长张梅元、战士陈迁德、高立业、郭成恩、高少春共6人携枪,化装成扛柴、挑水、送粮的老百姓,天亮前登到南顶子门,乘敌人岗哨开门之际,冲入敌窝,将熟睡之敌一个班俘虏。这时北顶子上的敌军凭险固守负隅顽抗,并说听不见机枪声不降土八路。指导员立即派人去请四支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