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黉山南麓寨里村

黉山南麓寨里村

我的家乡是位于淄川城东大约六公里处的寨里镇寨里村。我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官商来往济南、洛阳的通衢大道。现在市内3路公交车直达寨里,区内31路、18路公交车穿村而过,筹建中的济南经十路东延,淄川区松岭路东扩等交通线路的开通,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将把我们的家乡融入全省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中,给家乡插上乡村振兴、经济腾飞的翅膀。

我的家乡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镇。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就有人居住,汉朝末年形成村落。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铝矾土、陶土、黏土等矿产资源。在祖祖辈辈的传说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村中河水哗啦啦淌,村北的响马劫皇纲。窑厂烧造烟冲天,村南的钟声响四方。”解放前后有顺口溜道:“西门的牌坊,东北门的戏园;南酒店,北酒店;顺河涌,前一栈,河滩的集市,店铺连成串。”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一派繁荣的经贸交易景象。

村北就是素有“小泰山”之称的黉山,自古就有“打开黉山门,山东无穷人”的说法。它屹立于寨里、罗村、双沟之间,一山独秀,历史文化深厚。“黉”字,代表了学府、学校的意思。现在山腰修建了环山公路,供人们健身娱乐,游览参观,山中有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字康成)的郑公祠和他讲学的郑公书院、道教圣地碧霞祠、金碧辉煌的玉皇阁,登高俯瞰聊斋故居、仙姑庙、孝子祠、白龙泉……

据《淄川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九年,“禅林峻塔”和“兴福禅林”的钟楼遥相呼应,与“郑公书院”被列入“淄川八景”。

据史料记载,寨里古窑兴盛于北朝的东魏、北齐时期。由于当时寨里古窑制瓷工艺先进,以青釉莲花尊为代表,其胎骨坚致,釉色莹润,造型美观,因艺术水平出色而闻名于当世,大大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五代时期,佛教文化自上而下的兴盛促进了“兴福禅林寺”的鼎盛发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兴旺,钟声悠扬。

我们村中有一条甜水溪,自东向西穿村而过,在小溪的南边有一眼泉,名曰“義盛泉”。自義盛泉溯流而上,溪水潺潺,鱼虾成群。过五龙桥,两岸绿树成荫,关帝庙、八角井、桃花园、凤凰岭、夜猫崖……风景如诗如画。

解放前发生在夜猫崖的一个故事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据说,解放前的一天,村里几个青年组织起来在夜猫崖挖井采煤。其中一个青年说当天下午有日本兵和汉奸到黄家庄抓劳工去大荒地下井,几个青年人一合计,决定用挖井的炸药破坏掉日本兵和汉奸的计划。于是他们把挖井用的炸药埋在路边,布好引芯。下午三点左右,他们看到日本兵和汉奸从胡埠山顶过来了,就计算好时间在崖下点着引芯跑到凤凰岭上躲起来。等到日本兵、汉奸和劳工们到达夜猫崖路段时,炸药包轰轰轰地连声炸响,吓得日本兵和汉奸一溜小跑撤回了大荒地,抓来的劳工呼啦一下都跑散了。后来有人编了顺口溜:“夜猫崖上大炮响,鬼子和汉奸着了慌,喊爹叫妈似兔子,劳工四散跑精光,汉奸吓得尿了裤,气得鬼子直骂娘。”

自夜猫崖走五路口就来到了五代时期练兵的地方,名叫“跑马地”,前方不远就是隋唐英雄尤俊达、程咬金劫皇纲的曲家林、天齐庙。我们小时候叫石柱地,地里有石人、石马、石羊、石桃、石柱,原来这里就是青州、莱州等地通往济南、洛阳的大道。“天齐庙里暗藏兵,曲家林里劫皇纲”的传说仍在民间传颂着。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村人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因地制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成和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