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记齐鲁石化公司退休干部韩宝庆

韩宝庆今年82岁,家住世纪花园菊香园。走进他的家宛若进入了文博馆。客厅西墙上悬挂着他写的行书《兰亭序》和草书“寿”字,东墙上悬挂着六幅翠竹图。靠阳台的东侧是他的写字区,书案上放着大小毛笔十余支,案头两个墨碗散发着浓浓的墨味。西侧是他剪集报纸的地方,桌面上放着他从《淄博晚报》上所剪集的《轰炸东京》等40多个故事。西边两间卧室一间为图书室,各类书籍存了4书橱,另一间是他的书法和集报储藏室。东边一间卧室是他存放展版的地方。4月20日上午,韩宝庆对记者说:“我把每个房间都安排的有点文化味道,在哪个房间都能看书学习。”

制作展版宣传齐文化

韩宝庆195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冶金部第五工程公司、矿山机械厂等单位从事工会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调至齐鲁石化公司事业办公室工作。工作期间他经常写标语、照相、写材料,练就了一身文化功夫。他是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省、市老摄影家协会会员。1995年退休后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拍摄齐都名胜古迹上。

韩宝庆说:“临淄作为齐都,给临淄大地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每座古墓下的骸骨,都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对后人有激励作用。我在临淄工作了30多年,对临淄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特感兴趣。”为进一步了解齐文化,韩宝庆先后从临淄文化市场和张店开元文化市场,购买了《齐文化》、《齐都名人》、《姜太公本传》、《临淄巡古》等书籍,从中掌握了大量详实可靠的历史资料。2008年起,他利用每周周六或周日,骑自行车前往临淄实地拍照,东至皇城五路口蒯通墓,西至凤凰镇的王躅墓,北到敬仲镇的高溪墓,南达青州市的普通、韶庄、东高等镇的各个大墓,三年跑遍了临淄大地,总行程逾千里,拍摄了太公衣冠墓、四王冢、桓公墓等1500多张照片。从中选了400余张,分别粘贴在32块展版上。每张照片都附上说明,使人一目了然。他为这组照片取名《临淄巡古》,该组照片多次在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会议室展出,全国各地前来我市参观老龄工作者通过观看,加深了对淄博的了解。2011年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中信银行杯”淄博市第三届中老年文化艺术节中《临淄巡古》获特别奖。

制作长卷宣传精神文明

韩宝庆订阅《淄博晚报》已有13个年头。近年来,他将《淄博晚报》刊登的宣传画、英模人物事迹连载剪下,粘贴成精神文明宣传长卷,多次在公共场所展出。

记者对韩宝庆的26幅长卷,逐幅展开欣赏,幅幅图文并茂,意境高远。韩宝庆将《淄博晚报》刊登的《永远的焦裕禄》、《焦裕禄:家乡淄博的骄傲》、《饱蘸激情写颂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等30多篇颂扬焦裕禄的通讯,剪集制作了“焦裕禄永远是淄博人的骄傲,他的精神永放光芒”的16米长卷。拜读这些通讯,将全面学习焦裕禄精神,使灵魂得以洗礼,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为宣传当代保尔朱彦夫,韩宝庆将《淄博晚报》连载的30集电视连续剧《朱彦夫精神高地的坚守者》1至107期剪下,制作了16米的长卷,成为学习朱彦夫的好教材。他制作的“传递正能量,人人讲文明”的17米长卷,容纳了《淄博晚报》刊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您身边的故事多姿多彩”,“‘龙’归故里”,“‘太河杯’中国梦我的梦摄影大赛”等长卷,主题鲜明,寓意深刻。韩宝庆多次参加《淄博晚报》组织的集报展览,宣传效果不言而喻。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2月23日,韩宝庆从“**”前收藏的百余张抗日战争照片中,选了48张制成长卷,在“淄博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展出时受到好评。

书法作品获金奖

韩宝庆和家住市政府第二宿舍的高绍水是好友,他们是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去年12月7日,记者和高绍水前往淄川采访百岁老人李学花。前一天,高绍水让韩宝庆为李老写了个行书“寿”字。采访现场,当高绍水将“寿”字展现在李老面前时,受到李老子女们的夸赞。

韩宝庆是中国老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省老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他钟情王羲之的草书、行书,喜欢邓石如、徐三更的篆书。为学书法,韩宝庆购买了《三希堂法贴》、《书法字海》、《篆书字典》、《毛**选集手抄本》、《鲁迅名篇手迹》等书籍。2000年至2003年,韩宝庆先后参加了齐鲁石化公司老年大学行书、草书、篆书班,系统学习了行、草、篆体的书写要领,书法水平不断提高。他保存的近百幅装裱作品,大部分是在老年大学学习时所写。他说:“那时老师经常布置作业,为便于悬挂点评,作业要交装裱作品。”1999年以来,韩宝庆多次参加市级以上书法比赛,并获理想成绩。1999年9月,他的行书作品《兰亭序》,在北京九州书画院主办的二十世纪末书画家作品营销大展中,荣获“二十世纪书画家成果金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