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凡为老人服务 永付满腔真情

凡为老人服务 永付满腔真情

★人物小传:孟凡永,男,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出生,九七年转业到市老龄办工作,转业前为南京军区第十二集团军三十六师高炮团后勤处军需股股长,现任淄博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多次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

新年伊始,宏仁堂杯“庆元旦鲇新春”老年书画展在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举行。元旦放假期间,走进服务中心大厅有个身影借助梯子在爬上爬下的悬挂书画,并不断地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拿这些个书画一定要小心,别弄坏了,老人们创作个作品不容易……”、“这些书画作品咱都得给展出来,过年了,也让老人们好好高兴高兴……”

这个体贴入微处处为老年人着想,时时刻刻为老年人办实事的人就是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的主任——孟凡永。

★扎根老龄事业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

见过孟凡永主任的人,都说他身上有一种气宇轩昂的气质。了解的多了,才知道他是97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当兵近20年,参加过对越南攻击战的老兵。转业当年,服从组织的安排进了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那一年恰逢香港回归,市老龄办要举办多场庆祝活动,特别缺人手。他了解情况后,提前几个月就到老龄办上班。新的工作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他发扬在部队养成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当年连续在《中国老年报》、《法制日报》、《山东老年》、《老年生活报》等10余家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稿件50多篇,切切实实的宣传了一把淄博市的老龄工作,不失时机地树立了淄博老龄工作的良好形象。

一九九八年四月,他被调任到老年人权益保障科。在权益保障科他负责老年人维权、老年证的发放和宣传工作。那时,淄博市的老年人还没有维权意识,当自己的赡养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保护自己。老年人的这些情况牵动了他的心,他独具匠心地率先在临淄区北羊乡组织召开的“农村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现场会”,促进了全市农村家庭养老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保障了农民老年人的赡养权益。

在老年证的发放工作中,他更是走乡串镇,带着钢印,走遍了全市的大部分乡镇,当时临淄区的17个乡镇中他到了16个,把老年证发放到每个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手中。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更多地老年人们享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关怀。

★服从组织安排开拓创新干好老龄服务工作★

2001年,淄博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已欠债达350万余元,“生命垂危”。而老龄办的领导看重了他的能力,将这道难题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他全面负责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工作。服务中心由于之前的经营不善,固定资产已经被查封,电脑、空调被员工偷走,还经常到法院出庭当被告、天天有人来要债的困境。面对如此境地,他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要想搞活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只有积极地解决困难,转变思路、逐步打开局面。

为此,他积极地探索求证。为了让服务中心正常运转,他主动与淄博山水、山东中铁国旅等旅行社联系,组织了“夕阳红”老年旅游。组织老年人到昆明、大理、北京、华东五市、韩国等地观光旅行。每次旅游,他都精心组织和策划,甚至亲自带团指挥,由于组织严密、指挥得当,他每年都组织几千人名老人到各地旅游。多年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受到了老年人及其子女的一致赞扬,“夕阳红”旅游品牌在淄博老年人心中扎了根,来中心报名参加的人络绎不绝,冲着就是对他的信任。

为进一步开展老龄工作,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他将老龄办《淄博老龄工作》改办为《夕阳红》报,成为老龄服务工作的宣传阵地。免费赠送全市的老年朋友,开始办《夕阳红》报时缺少经费和发行渠道,他到处筹集办报经费,为了办好《夕阳红》,让更多的老人了解政府的老龄政策,把信息及时传递给全市的老年人,他利用老年人晨练和晚练的时间,带领员工早上四、五点钟就到市区、淄川、博山、周村、临淄、开发区和桓台县的各个老年活动场所(公园、车站、广场)等,发放《夕阳红》报纸。“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过他的努力,《夕阳红》越办越好,深受广大老年朋友和爱心为老服务单位的欢迎。99年淄博宏仁堂大药店主动与中心合作,合办《夕阳红》报。《夕阳红》由原来每月一期套红4开4版改为半月一期,全彩4开8版,发行量逐步增大。发行量由原来的一万份到现在的五万份,社区志愿者发行员三十人到现在的三百多人,《夕阳红》成为我市目前唯一的一份面向全市老年读者的报纸,受到了省老龄办领导和市领导及全市老年人的好评,也成为与十七地市老龄办交流老龄工作的媒体和工具。

几年来,他的工作受到市领导的肯定。2011年10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清利视察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得知自从去年4月份以来中心已经深入中心城区45个社区开展100余项助老惠老服务时,市长非常满意。市长看到服务中心办公资源非常紧缺时,现场打电话给市财政局局长要求为中心配备一辆29万元的工作用车。同时他觉得办公条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