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同舟共济 患难与共 三岁定下娃娃亲 至今

同舟共济 患难与共 三岁定下娃娃亲 至今

今年91岁的孙光恩老人和妻子李玉芬已携手78年,这样的婚姻奇迹在世上已是鲜有。3岁时,两位老人订下娃娃亲,却没有真正的感情,风雨同舟后也已是伉俪情深。不管是战争年代的不离不弃,还是动乱时期的患难与共以及现在的生死相携,他们为这个浮躁的社会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敬的爱情故事。

娃娃亲演绎78年的患难情

孙光恩老人的家在高青县田镇镇尹付村一户农家小院。老人告诉我因老伴去年不小心摔断腿,为方便照顾,他和儿子一家搬回老房子居住。我到来时,李玉芬老人正卧床休养,孙光恩老人为她细心盖好被子后热情地请我落座,向我娓娓道来他们78年的风雨夫妻情。

据孙老介绍,他3岁时经父母双方同意与妻子定下娃娃亲。“1935年我十三岁时,正在田镇完小读书,一天家里来人叫我回家,在我还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跟妻子拜堂成亲了。”对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孙光恩,这样的婚姻并非他所愿却也无可奈何。婚后三天他返回学校继而考上中学、17岁参军随部队打仗,直到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他回县府工作,才与妻子开始家庭生活。“我十年没在家,她也就苦守枯灯十年啊……”说起年轻时对妻子的慢待,孙老一脸惭愧。

五七年,孙老被错划为右派,被迫劳动改造。不久恰逢******,李玉芬老人带着孩子和婆母四处讨饭。“我当时和妻子商量,要她带着孩子改嫁免得受我的牵连。谁知她哭着说:‘生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至死也不离。’”孙老回忆道,他不忍心妻子受此磨难,再三劝妻子离婚,妻子却死活不应。李玉芬老人对婚姻的忠贞,感化了孙老,两个人在经过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漫长苦难后,也有了深厚的感情。

耄耋之年生死相依

李玉芬老人今年已93岁,因早年的苦难、挨饿、劳累等诸多原因,现在身体并不好。孙老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妻子的责任,送水端药、洗衣喂饭,半夜里妻子腿疼时孙老尽心为她按摩。为此,李玉芬老人十分歉疚:“你也是这么大年纪的人,给我服侍,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我欠你太多,能照顾你是我对你的补偿,你能多活几年和我多做几年伴,我就知足了……”孙老如此深情地对妻子说道。

孙老坦言,只有加倍护理老伴的服药和起居饮食,才能弥补自己对她的内疚。“我服侍的再好,也不能替她受罪。去年她病危,我就想要是能尽我一年的寿限,让老伴多活一年……”听孙老这样说,可以看出他内心对老伴的心疼。两位耄耋老人风雨相伴近80年,已经到了生死相依的地步。

据老人的外甥巩小光介绍,李玉芬老人脾气温和、心地善良,一辈子没与人吵过嘴;孙光恩老人爱干净,勤勤快快一辈子,对待老伴悉心周到。两位老人的和睦婚姻也影响到了家人,老人三位子女的家庭也非常和谐,子孝孙贤。

寄语子孙为人民服务

作为建国前的共产党员,孙老退休后享受正处县待遇。虽已91岁高龄,孙老仍然每天按时收听国内外新闻,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对于祖国的变化时刻关心。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孙老喜爱读书看报,并且每天坚持写日记。闲暇时偶写诗词,尤擅写藏头诗。现摘录一首:

山外青山楼外楼,东升红日照九州。

高山焉能遮红日,青松难与艳花俦。

孙**命除帝制,光照千秋英名留。

恩深莫过亲父母,作者籍贯姓名周。

采访中,孙老向我表达了他的两个愿望:“对于国家,我希望祖国和平、和谐,两岸早日统一。对于子孙,我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做人,要忠诚、廉政,要勤勤恳恳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尽好自己的职责。”这时,恰好老人的孙子领取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回来,看着眼前的这个奋发图强的年轻人,我不禁感叹孙老后继有人。祝福这个和睦的家庭。

记者手记:

孙老给我的印象是一身正气、温和友善。虽是耄耋之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问及孙老的健康秘诀,孙老说:“自己对吃得从不做要求,但每天早上起床要坚持喝一杯淡茶,并坚持一早一晚锻炼身体。”孙老说,他要锻炼好身体好照顾老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孙、李两位老人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他们为“夫妻”赋予了真更深的含义。(2012年赵雪巩小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