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姜秀芳:90岁女村支书的强国梦

姜秀芳:90岁女村支书的强国梦

在临淄区凤凰镇愚公山下的山庄村,姜秀芳老人在9月15日这天迎来了她90岁生日,作为1948年参加革命、1955年入党的老一代党员,她今天还要接待前来看望她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朋友。老人至今思维清晰、腿脚利索,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这或许是她担任了33年村支部书记留下的印记。姜秀芳老人同时还是淄博市第七届、八届****,临淄区第八届、九届****。有如此多的荣誉,在采访中老人却不断地对我说:“我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些都是党给予的。”可以看出,老人仍然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清醒。

“闲不住”的女村支书

走进老人居住的院子,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整洁、宽敞。此时,姜秀芳老人正在屋里收拾家务,看到我们来,大步流星的赶过来招呼入座。老人反映灵敏、走路风风火火,很有一股干劲。老人自1948年参加土改工作,后任临淄县七区妇救委员、山庄初级社社长,1955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入党,1956年老人开始担任山庄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到1982年退休。

在儿子路志林的记忆中,母亲很少在家,家务活都是邻居或是亲戚帮衬着干。在解放初期,村里工作百废待兴,姜秀芳老人要带领大家分地权、斗地主、帮助妇女认字、动员村里青壮年参军抗美援朝。1964年,村里“引水上山”,需要要修路和打井,老人白天领着大家在村里修路,晚上还要到张店开会,开完会半夜赶回来再带领大家连夜打井。“俺妈那时候比个男劳力干得都多……”说到母亲的能干,路志林感慨地说。而老人坦言,她参加革命工作的原因是看见老百姓太穷,想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1982年退下来后,老人主动承包了三亩地,一直到2009年才在儿女的劝说下,在家安享晚年。“我不愿意在家闲着,我愿意为大家服务,就是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姜秀芳老人说完这段话,哈哈大起来。在她的笑声中,我听出一种壮志未酬的遗憾。我惊叹于老人的毅力,她把自己人生追求建立在为老百姓谋幸福上,也获得了百姓们的爱戴。

一个儿子也送去参军

1969年,17岁的路志林参军入伍。是年,“珍宝岛”事件爆发,路志林被派往东北前线。对于儿子被派往前线,姜老说,她是双手支持。她有四个孩子,却只有一个儿子,她心里很清楚送儿子上前线所意味的风险。“当时村里很多妇女笑话我,‘一个儿子我还让他当兵’。我说,‘只要国家需要,多少个儿子也得送去当兵’。”说起这段往事,老人的语气依然斩钉截铁。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农村妇女,干了多年党支部书记的姜秀芳老人心中装的是国家的利益,国家富强是她最大的梦想。

路志林退伍之后,在辛店电厂参加了工作,因为踏实肯干、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优异被当时凤凰镇党委书记推荐为下一届村支书候选人。为此,姜秀芳老人还专门找到乡书记,“我跟书记说‘还是取消路志林的资格吧,他还年轻干不了’……”说着姜老哈哈大笑起来,在老人爽朗笑声的背后我们能感受出她大公无私崇高品质。而在山庄村村民的心里,现在谁家有红白喜事还是喜欢找姜老商量,而她在处理百姓家庭事务时坚持原则、把握分寸并且恪尽礼数,也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拥戴。

“俺妈有时在路上遇见不管是谁家的孩子,她都赶忙从兜里拿出糖来给孩子吃。”路志林告诉我,老人没有一点官架子、待人亲切,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能打成一片。可以看出老人是真正把人民装在了心里,也能感受出老一代共产党员那颗朴实无华的公仆心。

身体健康生活规律

如今,姜老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清早5:00起床后,老人先围着村子转一圈,吃过早饭后就到自家的小菜地里种菜、浇水、锄地等,晚饭后老人还要固定要收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晚8时许就寝。说到养生,老人说自己从不注重,都是顺其自然,但自己多年来从不生病也没有打过针、吃过药。

在路志林眼里,母亲的长寿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上的坚强。“俺妈能干活绝不在屋子里坐着,今秋玉米下来了还帮我们把玉米皮、晒粮食,就是身体不舒服她也坚持干活,说‘抗一抗’就过去了。”村民看到已经90岁高寿的老人还抢着干活,都感到不可思议。“我现在落后了,啥都干不了了。”老人谦虚的告诉我,自己还想为国家为人民出力。

路林志退休以后,与妻子放弃了居住在城市的条件,来到母亲身边。“俺妈毕竟是90岁的人了,虽说身体不错总怕她有个闪失。”路林志告诉我,母亲一辈子不容易得好好照顾她。幸福如姜老,在经历人生的波澜壮阔后,在晚年有如此孝顺儿女的陪伴。祝福老人!

记者手记:

采访中,姜秀芳老人告诉我,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国家更强、更富,人民更加安居乐业。这让我的内心受到了震撼,老人是一位纯粹的共产党员,在她的信仰中,国比家大,年轻时风风火火干革命工作是这样,晚年时平平淡淡生活也是这样。不得不佩服这样一位女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