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岁福 > 让夕阳温馨绚丽 ——淄博市老龄工作侧记

让夕阳温馨绚丽 ——淄博市老龄工作侧记

淄博自古就有“华夏孝乡”的美誉,以“孝妇”命名的母亲河,使得孝妇颜文姜的故事世代流传。淄博市1987年进入了老龄化城市行列,目前平均6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养老形势日益严峻,作为全市老龄工作的带头人——淄博市老龄委员会工作办公室主任吕宜民倍感压力重大,他的臂膀上肩负的是全市73.8万老人的幸福晚年。

他带领下的全市老龄系统没有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先后启动了“温馨夕阳工程”“爱心助老工程”和“惠民和谐工程”共计149个惠老项目,所有工程的目标只有一个:关爱老人、构建和谐养老环境。

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欣喜地看到,淄博有夕阳红专列了,非淄博籍老人可以免费乘车了,老人足不出社区就可实现养老需求了,60岁以上老人也可以买意外伤害保险了,爱舞文弄墨、唱歌跳舞的淄博老人有展现舞台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背后是淄博老龄系统辛勤的付出和扎实的工作。

2011年底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淄博市老龄办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荣誉来之不易,淄博老龄系统如何为老年人打造绚丽的精彩生活,让老人健康并快乐地活着?他们又将如何守护这一荣誉?近日,本刊对淄博市老龄办公室主任吕宜民进行了采访。

党政领导倡导敬老

“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着巨大的后盾,那就是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采访伊始,吕宜民就开门见山地说,淄博市主要党政领导多次表示一个城市为老服务和老年人享有的福利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老龄事业搞好了,城市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

2011年7月,市委书记、市*****主任刘慧晏对全市老龄工作和养老事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2011年10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清利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老龄工作和老年事业发展问题,确定设立市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2007年、2008年、2009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向全市老龄工作会议发贺信;

2007年至2011年,市委书记、市长连续五年在新闻媒体上刊发老人节慰问信;

2011年一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8次专题听取老龄工作情况汇报;

……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吕宜民心中充满了感激,对市领导对老龄事业所倾注的心血如数家珍。他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

“周清利市长当时到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走访时,对中心集中为老人服务表示非常满意,当他看到中心条件简陋并不能满足老人需求时,当即拍板为老龄事业服务中心解决了近千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安排市财政局拨款28万元,为‘敬老惠老进社区’活动配备了一辆大客车。”吕宜民说,市领导的支持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为老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用行动无声地树立起了关爱老人的榜样。

说到市委、市政府为老年人所办的实事,一例足以为证。

记者在淄博采访时,曾专门乘坐公交车体验老人免费乘车现状如何,正好碰到72岁的辽宁人王树民,让记者惊奇的是他不是淄博籍的市民也可以免费乘车,这在全省都不多见。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非淄博户籍的老人从2008年也可以免费乘车了,出门更方便了,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老人的照顾。”

记者向吕宜民转达了王树民老人的感谢,吕宜民特别振奋,他说干了多年老龄工作能让老人高兴就是他最幸福的事情,他说:“淄博这几年提出环境立市战略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口号,淄博的空气好了,环境美了,很多老人选择回淄博养老,还有很多跟着子女进城生活的农村老人,这个群体也迫切需要纳入老年福利”。

老人的需要就是吕宜民和全体老龄工作人员的前进方向,经过多方调研,2008年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启动的“爱心助老工程”活动中,将“落实非淄博户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列入为老年人办的实事之一,非淄博户籍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终于得到落实。

居家养老探新路

全国养老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虽然养老机构正在不断完善,但这一养老方式并不受老人和子女“待见”,因受传统观念影响怕落下“不孝顺”的名声。而老人们也不愿搬进陌生的地方居住,尤其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的行动,甚至改变老人的生活习惯,造成老人的心理抵触。

在这种背景下,为破解养老难题,2008年,淄博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社区居家养老,即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

“徐啊,你大爷不在家,我胃病又犯了……”“刘奶奶,你别急,我马上去家里接你,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