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回八零: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 > 第140章 版税

第140章 版税

顾建国初中毕业,郁坚白说的话他虽然能听懂,但里面的含义就体会不到了,他又谦虚的跟郁坚白寒暄了几句,三人就一起进了报社。

来到办公室,坐下后郁坚白道:“之前有两家报社跟我联系过,想要出版《谁的童年不烦恼》。一家是京都人民出版社,一家是工人出版社。这两家出版社是京都最大的出版社了,我大致跟他们谈了下稿酬,两家都开出了千字30的价格。”

顾建国知道小闺女这本书大致是十万多点字,千字30,也就是三千块钱,他觉得这样已经不少了。

这些钱虽然没办法跟他们做生意赚的钱相比,但是现在一个教师的工资才三四十块钱。三千块钱,几乎是一个教师将近十年的工资,绝对可以了。

但他却听小闺女说:“没有其它的结算方式吗?”

顾思晴现在才知道,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版税这一说。千字30,这等于是直接把她书的版权3000块钱买断了。她怎么可能愿意。

郁坚白听了她的问话,眉头皱了一下说:“现在来说还没有其它结算的方式,你有什么建议?”

顾思晴斟酌了下语言,道:“我不想要稿费,我要抽成。”

郁坚白没有做过生意,不能没有理解这个抽成是什么意思,但顾建国却是眼睛一亮。他虽然对书籍出版不熟悉,但直觉告诉他抽成绝对比一次性拿稿费划算。

“抽成的意思是,假如我的书定价三元一本,出版社卖出去一本书,我抽...15%的提成,也就是一本书我拿四毛五分钱的提成。”顾思晴跟郁坚白解释道。

“版税?你的意思是这个吗?”郁坚白道。

版税在新华国成立以前是有的,就像民国的时候很多作家都是靠版税和稿酬为生的。但是新华国成立后,就没有了版税制度,作家的收入也只有稿酬。

不过,现在改革开放了,也不是不可以恢复版税制度,但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按顾思晴的说法,版税15%,一本书抽四毛五的提成,卖出去六七千也就够三千块了。而且据他估计,《谁的童年不烦恼》绝对卖出去的更多。

但出版社的人又不傻,怎么会用这种方式给她结算?

顾思晴也知道这是个难题,但事情都没有绝对,谈了才知道能不能成。她说:“我们跟出版社的人见了后再说吧。”

“好,”郁坚白道:“我跟京都人民出版社的王主任约好了,我们现在过去就行。你有什么要求,到时候当面跟他谈。”

这样说好了,三人一起去京都人民出版社。郁坚白对这里很熟悉,到了后直接去了王主任办公室。

王成季四十多岁,带着一个黑框眼镜,表情很严肃。见到郁坚白他的脸上也没有笑容,让他们坐下后,他道:“《谁的童年不烦恼》如果你们确定在我们出版社出版的话,现在就可以走程序。”

他的口气很严肃,顾思晴三人又存了别的心思,房间里有一瞬间安静的空气静止了一样。

王成季似乎没有感觉到气氛的不对劲,过了一会儿他说:“千字三十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好价格了,你们就是找到社长,也是这个价格。”

他以为顾思晴他们想提价。

却听顾思晴道:“王主任,我想用另一种方式结算。”

王成季目光投向顾思晴,他听郁坚白说过,《谁的童年不烦恼》的作者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刚才见了顾思晴,他感觉到了这孩子与众不同。沉稳的很。

现在他觉得,这孩子不仅沉稳,胆子也不小。他面瘫,常年没个笑模样,就是他自己家孩子都害怕他。

但是这小孩儿不仅没有害怕他,还跟他说想用另外一种方式结算稿酬。结算稿酬的方式只有一种,她还想用什么方式结算?

“我们的结算方式只有这一种。”王成季道,语气不容置疑。

郁坚白知道他的脾气,便默不作声,其实他就是个中间人,有些话不适合他讲。

顾建国脸色则有一些不好看,他觉得王成季太不尊重人,最起码得听一听他家小四怎么说吧。

其实他自己都没发现,他根本没把顾思晴当成小孩儿看。这也是顾思晴潜移默化的结果。

“我知道你们只有一种结算方式,但是我拥有书的版权,我的建议也希望你能听一听。”顾思晴道。

王成季再次觉得眼前的小孩儿不简单,说话完全没有一点小孩的样子。不过想想也是,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写出一部畅销小说,这孩子定然是不简单的。

顾思晴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当然,即使知道了她也不在意。在刚开始确定写小说的时候,她就知道,她的这一生估计要背上一个天才的名声。

重生都重生了,一个天才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她又道:“我不要稿酬,我要抽成。就是你们出版社卖出去一本书,拿出相应的提成给我。”

王成季听了她的话调整了下坐姿,道:“现在国内没有版税制度,书出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