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朱波 > 第104章 嗤之以鼻

第104章 嗤之以鼻

虽然看见朱家父子对朱波相当的好,但宋濂清高脾气使然,也有些不服不愤。

哼了一声:“圣贤之道,浩如烟海,老夫即使皓首穷经也未能学得一二,哪里能把时间浪费到那种下贱的事情上去。”

朱波站了起来:“宋先生,你错了!”

宋濂大吃一惊:“少东家,老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身只读圣贤书,何错之有?”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自然还是学以致用啊,否则你只读不用,纵然日破千卷,又有何益?”

“这个……”

这个宋濂虽然学问很大,但也只是理论型的人才,用现在话说就是教授性的人才,若让他处理一些实际事情,恐怕未必比李善长和刘伯温更好。

所以听了朱波这话,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就听朱波又说:“宋先生说,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学而致知,但光满腹经纶显然不行的,还要需要你的行动来检验你所学的东西,用得上就是对的,用不上,那就是屠龙之技,学了也无用,所以说学而致知并不难,难的是知行合一呀。”

知行合一?自从有入学以来,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个概念。

不仅这三位内阁首辅听了耳目一新,就连朱棣、朱标和朱元璋等三人也都精神一振。

朱元璋站起身来。

“波儿,你这个知行合一的提法倒也新颖,不知出自何经何典?”

朱波笑了笑:“孩儿常读经典,就曾经琢磨一个问题,同样的半部论语,为什么有的人读了浑浑噩噩,有的人读了却能平定天下?就是因为能不能行的区别而已。”

听了这话,宋濂的眼前一亮。

作为太子的太傅,这个人是有一定傲骨的,有时候执拗起来,连朱元璋的面子都不卖,但也有文人喜欢求知的长处,听到了真理,也会欣喜若狂。

就见他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对朱波抱了抱拳。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少东家远见卓识,我服了!”

刘伯温最知道朱元璋的心思,忽然问了一句。

“少东家,你这套知行合一的理论不知道有没有现成的文本,能不能写下来叫我等拜读一下。”

朱波似笑非笑,没有马上答应。

刘伯温失望的对朱元璋说:“老东家,看来是我强人所难啊。”

这时候朱元璋在旁边说。

“波儿啊,有什么真知灼见,别藏着掖着,尽管说出来,这几位先生都是见过世面的,请他们指点一下,保你能扬名立万。”

这三个人一起说:“我们还要请少东家多多指点呢。“

都在以为朱波故作神秘,其实他在心里暗自愧疚。

“王阳明大神,对不起啦,为了应付今天的局面,只好把你的那套心学写下来交差事了。”

看到众人连番催促,他这才说。

“可是你们也得给我一些时间呢。”

朱元璋点了点头。

“刘先生,宋先生,你们时常来少东家这看看,缺什么少什么,尽管给他取来。一定要让这本书早日问世,献给朝廷,咱这脸上也有光啊。”

这两个人心想这是美差呀,天天能接近这样有学问的大儒,梦寐以求啊。

于是都爽快的答应了,然后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光看了看李善长。

“老李,对不起了,老东家那边的活就得你能者多劳了。“

第二天一早,刘伯温和宋濂便来到了朱波的庄子,迫不及待地往书房赶去。

说实在的,昨天朱元璋他们都走了,这两个人留了下来,却被朱波惊艳到了。

这货不用毛笔,而是用一种名叫吸水钢笔的硬笔,写字的时候不是从上往下写,而是从左往右。

而且他写的也不是正统的“真书”,其中还混有一些俗字、以及楷化的草书,还有一些字,如果他不说,这两个人都不知道念什么。

只有问他的时候,他才会告诉你这叫“简化字”。

这些倒也罢了,更加奇怪的是,他还在每一句话后面画一些奇奇怪怪的圈和点以及别的线,他管这些叫做什么标点符号。

刚开始这两个人对所谓的标点符号还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读了他写的东西以后,感觉到阅读的速度加快。

不需要自己费尽脑汁断句,而且也能够揣摩到每一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仔细一琢磨,这个所谓的标点符号,还真的很神奇呀。

就在他们抱着孜孜不倦求学精神不耻下问的时候,朱波却卖了个关子。

叫这两位先生给他多采购一些纸来,第二天交到书房,有事到时候再说。

这两个人哪里有闲心做别的,把买纸的事交给下人去办,第二天一早便带着许多纸来到了朱波的书房。

谁知道却是铁将军把门,两个人没办法,只好把旁边负责打扫书房的小书童叫了过来。

“宋先生,刘先生,你们是在找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