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有愧人 > 第二章 王谢之风流

第二章 王谢之风流

寡人的福分啊!”

王鉴神色微变,沉声道:“臣职责所在,愿为大梁赴汤蹈火!”

梁衡放声大笑,连说三个“好”字。

随即正色看着王鉴说道:“王鉴,你于国有大功,寡人欲封你为大将军,并择日回京任尚书令!”

朝堂哗然,王谢两家众臣面色凝重。

大将军啊,好听是好听,却是个虚职头衔。

分明是要夺王家的兵权……

王鉴低着头沉吟片刻,而后抱拳朗声道:“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不过西野虽暂时和平,但遥望国日益强大,其他诸部也都在厉兵秣马,如群狼窥狮。此时陛下调臣回京恐生事变,令其有机可乘。”

“更莫不敢领尚书令,为大梁戍边杀敌,老臣斗胆自认有点本事,若任尚书令,恐怕就要贻笑大方!”

“故还请陛下能收回成命!”

刚刚升为征北将军的李望也抱拳沉声道:“陛下,边关形势多变,不可不慎重,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陛下深思!”

皇帝没有理会这位常年与北荒蛮族对峙的名将之后,而是看了看朝堂上王谢两家群臣,虽都低眉颔首,却也皆是挺身而立,有的更是不加掩饰其怒容。

随后他低头摩挲着龙椅上栩栩如生的龙头,冷笑着开口:“王老将军真是老当益壮,嗓门还是一如既往得重啊!”

嗓门还是一如既往得重!而不是大!

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这是在说你们王家在这朝堂之上声音很重啊!一些有心之人在心里默默盘算着……

贞和八年秋,六位中书舍人联合三大门阀共同呈上一书。

上面赫然写着王谢两家足足十八罪!最后一罪是说两家勾结遥望国与西风诸部,意图谋逆……

后世只觉得可笑至极,王谢两家这百年来忠臣能臣何止二三十,良将何止八九。两家文臣多重事功恪守本分,武将为大梁霸业肝脑涂地,多次力挽狂澜救国于危难。虽也多狂士清谈,却未曾有害于国,倒也平添一份风采!

谋逆?

如此不要脸皮的构陷,想必也是实属无奈。

同年冬,卫将军谢安,镇西将军王鉴,以及两家众臣良将纷纷入狱。

朝堂风起云涌。

不久,王谢两家惨遭屠杀灭门……

刽子手不是京城清雪军,有传言是十六名江湖高手。

幕后之人到底是不是梁衡不得而知。

侥幸得知消息的王老将军,在狱中仰天长啸,双目猩红,声音嘶哑而凄然:

“王家祖训,自古只教儿孙君辱臣死,只教儿孙习得文武艺,货于华夏。”

“我王鉴一生谨记祖训,于国无愧。如今王家灭门,我于王家先祖有大愧,此生无以为偿,倘若来生不是华夏魂……”

说完这些,王老将军垂头自了,只是最后还有几字,说得极轻极慢,无人知晓……

谢丞相退位后,作为谢家最大梁柱的卫将军谢安,公认百年来大梁最擅守城的儒将。

在王鉴死后,也是靠墙颓然坐地,低头不语。

“爹,我以后也要成为于凉落于大家那样的女夫子,然后再同不明真相的世人说一说真相,同不讲道理的小人讲一讲道理,”

很多年前,市井就有流言四起,说他们谢家以权谋私,妄图谋逆。他总是一笑而过,倒是气得他小女儿咬牙切齿,记得某天小丫头从书院回来,气呼呼地挥舞着小拳头,然后说下了那样一番话。

他当时倒不是说有多欣慰,只是觉得我谢安的女儿本就该有此志向,随后便一把抱起小丫头,温柔笑道:

“好啊,那到时候也到卫军之中讲一讲学好不好,爹这二十万袍泽虽说打仗不含糊,但羁傲不训的刺头也不少,爹早就想跟他们讲一讲道理了,有几个还整天跟我嬉皮笑脸的,迟早收拾他们。”

当时明明说着狠话的谢安,却是一脸不加掩饰的笑意。

小丫头只是翻了个白眼,轻哼一声。早慧的她哪里会不知道,在外威名赫赫的谢安将军,在家中温柔无比。哪怕是在军中,也是与将士们如同兄弟一般,打成一片。

只有在作战时,他才像一名真正的将军,斤斤计较,杀伐果断。

想着这些,谢安轻笑出声,微闭着的眼眶里逐渐湿润,随后有泪落下,只是眼睛再也没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过……

贞和八年冬,大梁两位将星陨落。

贞和九年春,西野慕容决集结十五个部落,共计九十余万大军东侵,西风起……

新任镇西将军刘经却带着十万守军望风而逃。

还大言不惭的放话出去,说他慕容决胆敢越过遂州,就要给他来一个瓮中捉鳖,让他有来无回。

可哪怕是边境上陇隋城里五岁的稚童,都知道这个新来的肥胖将军,除了纵欲享乐,欺良霸善之外,啥也不行。

更何谈让他与慕容决作战,那可是曾小胜过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