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苏河湾的石库门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何桂芬问道。

“我怕认错,因为我先前已经看见过一次在地铁车站。当时没注意,只看到背影。这次我看清了,因为她的左耳旁有颗黑痣,标志很醒目。她从市场门口出来,手里领着个大提包,慢慢穿过肇嘉浜路,走到了打浦路海星公寓门口停下来,我在她的侧面。”郭秋生说道。

“你有没有看错?”何桂芳说道。

“绝对没错。向***保证!”郭秋生说道。

“那后来呢?”何桂芬继续问道。

“我静静地等待,后来,出来了一个老太太,后面跟着一个小男孩。我一看,就完全证实了我以前的直觉是正确无误的。那个小男孩简直是跟王燿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真是一模一样。大概有十来岁的样子,小眼睛,大鼻子,还有招风耳朵。天有点儿黑了,虽然没全部看清楚,但八、九不离十,一定是李树琴的孩子。”郭秋生说道。

“那有什么啦,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何桂芬不以为然。

“弟媳啊,你是不知道。”秋生诡异的笑了笑,“这个女人,对我太重要了。当初,王燿兴屁颠屁颠地跟在我的身边,我认识的人他都认识。出去请客,都是我会钞,他那个女朋友还是我先认识的,后来介绍给他了。我当时嫌她太胖,没曲线,上下一般粗,他当了宝了。他俩勾搭上了,就对我不理不睬了。”秋生又呷了一口酒。

“那后来又怎么样了?”何桂芬继续问道。

“后来把人家也甩了,跟现在的女人好上了,结婚生了孩子。不过,弟媳你提醒了我,为什么他也跟我一样呢?”郭秋生说道。

“那好理解,有种出种,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何桂芬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

“不是啊,弟媳妇,我认为这个小子比我还坏。我没有给人家留种,这个小子还留下了种,竟然不要人家了,我倒让他好看。”郭秋生涨红了脸,露出了一副凶神恶煞相。

“你想干什么啊?你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惹事吗?你闯的祸,还不够大吗?你姐为你的事,一直在李家抬不起头来,一直在为你担心,你知道不?我看你应该看在袁进娣的份上,不要惹是生非了。”何桂芳警告道。

“那我就白被人打了,把我的鼻梁打歪了,病假休息了半年。”郭秋生说道。

“那你有证据是王燿兴派人打的?”何桂芬问道。

“不是他,还有谁?”郭秋生理直气壮地说道。

清明节到了。天还是铅灰阴沉。从早上起,就飘着丝丝细雨,咋暖还寒。下午,陈遇春回到了正泰安90号二楼前楼。后楼原是三舅居住的。后来三舅回乡了,房子给顶替的大女儿春林了。春林结婚后,房子租给七浦路小商品市场的摊主存放衣物了。走廊里已经积累一些灰尘。家里的物品仍然整齐的摆放着,但是房屋的主人秦老师已经过世将近十年了。往昔母亲的音容笑貌还会常常浮现在陈遇春的眼前。

每当清明节,陈遇春总要先去青浦福寿园,给母亲扫墓、上供、摆上果品、插上香蜡烛,对着母亲的墓碑上的遗像深深鞠躬,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今年也不例外,而且,从去年起,还在青浦报国寺安放了一个超生牌位,好让寺庙的法师经常诵经祈祷,以祷祝母亲的冥福。尽管别人说这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关键在于亲人活着的时候,好好相待就行了,但是,陈遇春总觉得这样似乎亏欠母亲,母亲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所以,母亲过世后,陈遇春不愿意把房子出租。别人说他太傻了。像他们家的前楼,每月能出租起码2000元,一年可收入2万多,十年就是20万损失了,简直是个呆子,可陈遇春不以为然。母亲喜欢清静,尤其是擅长书法和女工,房子出租,母亲就没安身之处了。再说,母亲的遗像和物品在,仿佛母亲还在,充满亲切感。所以,这么多年以来,遇春一直是按照母亲生前的样子,摆放着她的写字桌、文房四宝、绣花绷,还有和孙子嬉笑玩耍时用过的竹牌九。

母亲秦文英年轻时是一名小学教师,擅长国文和图画,教小朋友绘画很细心和耐心。解放前夕,受她大哥的影响,又积极参加土改,与遇春的父亲一起支援大西北建设,来到了古都西安,父亲去了陕西渭南。1958年,父亲心情比较郁闷,后去了临潼骊山东绣岭石瓮寺进香。那时,母亲怀里还抱着襁褓中的陈遇春。陈遇春的原名叫陈华清,母亲在华清池游览喝了池水后,便怀孕了。再加上陈家有家谱排名。祖上是“文章华国、清白世家”。陈遇春属于陈家的第三辈,排名“华”字辈,又与华清池有缘,故起名陈华清。

石瓮寺主持觉慧法师知悉父亲陈章明的来意,将儿子陈华清的名字改为陈遇春,陈章明即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期间,母亲得了胃病,瘦骨嶙峋地回到了上海,用500块人民币,租下了正泰安90号二楼前楼,一家人开始重新在上海生活。母亲没了工作,便同李素珍在正泰安118号创办了正泰安幼儿园,李素珍当了院长。后来又来了两位年青人,幼儿园逐渐发展起来。陈遇春与钱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