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孤独小城 > 第二章 姥姥与姥爷

第二章 姥姥与姥爷

说到童年的猫,又不得不说一下我的姥姥与姥爷。

姥姥于1930年冬日出生于一沿海渔村墟街的小地主人家,因太姥姥一生只开一朵红花,往后都没能再生育,全家视姥姥于掌上明珠。姥姥经常向后辈炫耀:在她都已长到四五岁的年纪,闹起脾气来,太姥姥还是会用背带把她伏在身后,踱步哄她。直到太姥爷捡了一户穷人家的儿子来养,姥姥才慢慢戒掉娇气;但,大小姐脾气,许是与生俱来,并伴随了往后的一生。

姥爷于1925年冬日出生于一沿海渔村的穷苦人家,世代以打渔为生。姥爷五官俊朗,高鼻梁、薄嘴唇,三停均匀的瓜子脸,即使年过八旬还能看出当年美男子的模样。

因改革开放,时代变迁;地主人家的命运,犹如如来佛祖下的孙悟空,一下子把旧时代的贵族压在了五指山下,再也难以翻身,姥姥家便是如此。那些年,即便是全部地主把身家全数拱手相让给了新时代的主人,依然是大部分农民都食不果腹,一日三餐即便是粥水也难以为继;更衍生出那个时代的姻缘都是饥不择食的。

28岁未嫁,在五十年代已是极老的老姑娘,但姥姥常听太姥姥讲起:许多姑娘被媒婆的坑言妙语,骗给了一些少条胳膊,瘸条腿抑或独眼的傻瓜。因此,每当媒婆来讲媒的时候,姥姥都惶恐不安。在那个闭塞落后的小渔村,穷人家的姻缘,依旧遵循着,成亲后方能见到夫君真面目的恶俗。

姥姥家虽已家道中落,但自小养成的傲气仍在,不肯轻信媒婆之言。太姥姥心疼女儿,怕她从此孤家寡人,晚景凄凉;便加倍给予媒婆酬劳,一再交代:物质匮乏的年代,大伙都穷,不求家境,只求女婿是个健全的人就行。

于是有了姥姥与姥爷的结合,一位傲气的大小姐,嫁给了一位穷得无人问津且固执的老青年。缔造出了长达五十多年,唇枪舌剑、三言两语还未决出胜负必互殴的另类爱情模范。

后来打不动了,磨嘴皮的毒话三天两头还是要重温。不禁令人思考长寿的秘诀,竟是要彼此吊着一口永不服输的气?这两老,也从反面印证了情深不寿的事实,恩恩爱爱的竟早已入土为安,或剩下一方孤独无依。

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姥姥一连生了四个都是女娃;头两个留下了,第三个生出来就丢海里去了。她后来听村里人说:丢海里看着手挠脚蹬的慢慢淹死,可怜得很,用刚熬出来的白酒,浓度最高那种,捏着她鼻子,灌下一小酒杯,走得痛快不受罪…

当第四个女娃刚出生时,姥姥选择了烈酒。没有人知道她的内心世界是何种色彩,更没有人会责怪旧时代的这种特色;因为大家都心照,僧多粥少养不起;但若是男娃,卸肾卖血都得养。

也许是天公不忍再作贱女魂,接下来,姥姥连生两胎都是男娃,之后又添了一女娃。因姐姐们已长大,挑柴、担水、下海挖螺、捡鱼,带弟弟、妹妹,无所不能,已是家中得力帮手,因此最小女娃得以留存。

打闹了一辈子的两老,在今年初姥爷先走了,傍晚时分,他在床榻上安详的走了。我即便已回了小城,即便近在咫尺,即便是他养我长大,他走的当下也没有人通知我。也许在父母眼中我始终是个多余的人,也许是因为我成为了整个家族第一个离婚的女人,也许是人微言轻,也许是无关紧要,反正姥爷走的时候没有人通知我。

到了隔天,姥爷要出殡,小姨才在微信上告知我。平静,没有痛彻心扉,没有惊慌失措,没有像当初死了小猫那样哭得惊天动地。只是,在上班路上的我,前路模糊,泪流不止。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姥姥竟哭到有了眼疾,哭到没了精神。谁能想到吵吵打打了一辈子,未曾好言好语说过话的一对冤家夫妻,一方走了,另一方竟伤心到如此境地。

刚回小城的时候,经常会在没有通知他们的情况下,过来看望两老。他们通常在别人家打纸牌,我就站在门前静静等待他们回来;他们熟悉的身影,总会在我的盼望下适时出现在院墙拐角处,然后笑颜满面。那些等待中,每个有意无意的抬眼间总会有一次见到姥爷的身影,那是一种会让人心头一喜的现身。

再次坐在姥姥家的门前,每当院墙拐角处出现庞珊身影时,都会有种姥爷回来了的错觉。但,抬眼间,总会伴着阵阵失落,他再也不会在我盼望的拐角处出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