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吃饭穿衣 > 第 175 章 原来是侦察连的兄弟

第 175 章 原来是侦察连的兄弟

王汉清笑道:“营长,不、即刻起改口唤你大掌柜吧。大掌柜,既然成县那里已经开始募兵,楚燮已经跟朱至铣一个鼻孔出气了,咱们到成县做什么必定不那么顺手。我觉得大掌柜的路上可以适当将盐卖一些,车少了,路上行走就方便些。等兄弟我先走一步打探成县虚实之后,再做下一步安排怎样?”

“就这么着!”崔老憨道:“既然这样,我们也就不急着赶路了。我们就在沙坝村这里停留两日,等到你们消息打探得实了,咱们再制定下一步计划。”

王汉清等三十四人全部放下兵器后,手里拿些木棍等物防身,快步离开了沙坝村。

一两银子三斤盐,这是沙坝村百姓几百年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低价。村里大户关诚用二百两银子买下六百斤盐后,在崔老憨等人的恳求下,安排一帮子“祁山客”在村子里住下。

夏日里,只要不下雨,晚上露宿于野外也很正常,只需要防着狼就行。

砍下一些树枝,临时在沙坝村打麦场上搭建了一二十个窝棚,把装着盐的九辆重车摆放在一处,村子大户关诚家里买来小米白面,车上取来几口锅,烧火煮粥烙饼。

革命军进驻西和县后,编制成了一个团还有一个新编营。战士们多了,不可能都在一处吃饭。只有那些预备役的新兵,大约三四百人合在一处有个大伙房。革命军正规战士,开始以连为单位成立连部小伙房,每个连都组建了自己的炊事班。每个炊事班配备大铁锅两口,可以同时熬二百碗左右的汤。对当下战士来说,几乎人人都是营养不良,身体恢复健康之后,胃口都非常大,单单喝汤充饥的话,平均每人得四碗汤。按理说,一个连一百一十人左右,最少要配置三口大铁锅,平均每个排一口,就像当初在天水镇给驻守皂郊堡、盐官驿、祁山村的革命军战士那样。由于资源极度匮乏,钢铁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这些大锅还都不是革命区自己浇注或锻打的,而是从各个村镇地主家里收缴的。能为每个连配置两口大铁锅,已经是革命军的极限了。

对各个连来说,仅有两口锅显然是无法满足战士们吃饭需要的。各个连就只有自己想办法,让三个排轮流吃饭。或者,每位战士先发给几个馒头后,平均一人一碗咸菜汤,一口锅的汤盛完后,赶快接着做第二锅咸菜汤,直到战士们吃饱为止。

由于资源匮乏,在革命区许多的百姓家里,连铁锅都没有,他们用的还是瓦罐、瓦盆烧汤做饭。当然,对这些百姓来说,想吃些馒头烙饼的,只能暂时当做梦想了。也有的百姓,为了满足自己的胃口,就把面饼放在火里用热的草木灰煨熟了吃。想改变食物的风格,满足口腹之欲,人类的办法总是多过困难。

成县态势不明,害怕贸然前去刚好撞在朱至铣的枪口上,崔老憨带着两个排的战士就只能在沙坝村等待了。住处解决了,食物不够时可以到关诚家里买,在沙坝村住上十天八天还是不成问题的。

之前,崔老憨没有革命军战士的身份时,根本没有这么许多顾忌,端的浑身是胆,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而今,身为革命军战士,不说无故杀人了,平时耐不住想动手打人时都要考虑再三,顶多忍不住骂几句。

如今的崔老憨,跟之前相比文明了许多。对崔老憨来说,再怎么说,自己也是读书人了,最少“革命之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的字虽然写不出来,但是都能认识。不过,那些字仅限于出现在“革命之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中,如果某些字换个地方出现,估计崔老憨就懵了。总的来说,一下子认识了四百多个字(崔老憨可不理会那些字重复不重复出现,反正每句歌词有几个字,就说明崔老憨认识几个字,全部的歌词累计起来,在崔老憨感觉中就是好几百个字),而且大部分还都是革命区之外那些秀才都不认识的新字,崔老憨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若非团长早前教给谢椿等人曲里拐弯、圈圈点点的奇怪符合,叫什么汉语拼音的,读起来“阿、播、刺、得、俄、佛、哥”等等什么的太难记,崔老憨到现在为止连顺口溜都记不住的话,崔老憨更有卖弄的资本了。

第三日,快晌午时分,天上不见了太阳,铅云密布的,窝棚内外都闷热异常,看样子似要下雨。害怕车上的盐被淋湿,付出了两袋盐(二百斤)的代价,经过关诚同意,将车上盐袋全部卸下摆放于关诚家里,撤下车上油布,盖在窝棚上,防止棚内被雨淋湿。

全部忙完,还没来得及烧火做饭,天上电闪雷鸣,不时工夫便大雨倾盆而下,一帮“祁山客”只能缩在窝棚中不出来了。

缩在窝棚中的,也不是全部。这几天在山道上拉车行走,每天都汗流浃背的,运气好的,遇到村子停下,汲取井水冲洗一番,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露宿野外了。如今天上大雨倾盆,正好趁着雨水,免费沐浴一番。先时,只有崔老憨一人,很快的,几乎所有战士都站到了窝棚外,免费的淋浴,浇去身上汗水和闷热,谁人不愿意?

大雨中,三个浑身湿透的人雨幕中不辨面目慌不择路地跑了过来。

待走近时,发现三人当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