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程明远传奇 > 第十五章 皖中抗日根据地的风风雨雨

第十五章 皖中抗日根据地的风风雨雨

游击战争,帮助扩大鄂豫皖苏维埃苏区及外围游击区域。

为了实现这一中心任务,联席会议要求中心县委必须立即执行以下各项工作:制定近期工作计划,提出开展群众斗争的中心口号;出版《合肥红旗》,作为公开领导群众斗争的政治刊物;对合肥四乡农民协会加以整领,以此为基础组织雇农工会、贫农团、农民委员会等群众组织,开展抗租、抗税、抗债斗争;立即在政治上组织上准备动员革命群众、农民和党团员打入国民党的军队、地主团丁中,秘密发展革命士兵;立即发动反对国民党就地筹饷、反对高利贷、反对地主富农的经济政治斗争;组织工会、贫民协会和革命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人的经济斗争和反对党化教育等斗争;扩大拥护红军和苏区的宣传工作;立即发动反对国民会议的斗争;立即筹备五一纪念节的工作;立即发动春荒斗争等。

会后,中心县委立即派负责同志到合肥县各区巡视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并发动群众,进行持续的艰苦的经济、政治和武装斗争,在险恶的环境中开展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使党的战斗力在大革命失败后得到逐渐加强,基层党组织得以扩大和巩固。到这年8月,合肥县的党员发展到205名,建立4个区委、5个特支和23个支部;农协会员增加到5500多人,赤卫队扩大到1000多人、六七百支枪。

为了配合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在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合肥地区各级党组织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各种活动。一是从实际出发,把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结合起来,扩大工农群众组织。建立了青年团合肥中心县委、少年先锋队、童子团以及团的基层组织,组建了合肥农民协会、互济工作委员会等。二是进行政治宣传。在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中发展“读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进步报刊,宣传革命、启迪群众,抨击黑暗,揭露敌人。利用重大纪念日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发表宣言和告民众书,把党的主张和斗争纲领融入其中。1931年四五月间,中心县委领导指示合肥一区委(城区),组织大书院、正谊中学的学生,为反对国民党“围剿”苏区举行罢课斗争,张贴、散发宣传品达一百多挑。三是开展兵运工作,分化瓦解敌军。合肥中心县委遵照中央指示,始终把做国民党军的士兵工作作为“工农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使武装的士兵投身到工农群众”,“将发动兵变与领导农民游击战争结合起来”,中心县委先后派出20多名党员到国民党军队内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1931年4月,国民党陈调元部驻合肥与六安交界金桥镇的部队,经共产党员、游击队小队长杨继明做工作,三营三连一排排长率领7名士兵带枪起义,到大潜山参加红军游击队。其他敌军在被调往大别山“围剿”红军时,不少官兵表现消极,临阵哗变,时有发生。

1931年5月9日,在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皖西北苏维埃政府成立之际,合肥中心县委一方面发表宣言,广为散发,一方面通知所辖各县派代表赴金家寨参加皖西北工农兵代表大会,并在合肥西乡的第二、第三区分别召开千人大会,热烈庆贺。会上,许多青年纷纷要求参加红军,中心县委遂扩大游击队,抽调500余名游击队员,携带300多支枪,前往大大别山根据地编入主力红军。

组建皖西北中心县委

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成立后,为了加强皖西北游击区的领导,于3月下旬成立了合肥(皖西)、寿县(皖北)两个中心县委,分别指导周围几个县的工作。鄂豫皖苏区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后,军民士气高涨,苏区力量进一步壮大。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为了统一白区党的领导,配合苏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新进攻,1931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合肥、寿县两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书记吴伯孚,组织部长李德广,宣传部长吴岱新,职工部长秦全(程明远),军委书记李星三,县委秘书史浪云,委员王平、余光、曹广化;县委机关设在合肥。此前,由于安徽省委已于4月遭到破坏停止活动,全省工作失去领导中心,新成立的皖西北中心县委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负责指导合肥、寿县、凤台、颍上、舒城、阜阳、庐江七个县党的工作,并配合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同年秋,吴伯孚因受苏区肃反牵连,骗取经费后潜逃,后叛变投敌。为了统一所辖各县党组织的工作步调,中心县委在中央巡视员陈文的指导下,于11月上旬召开了扩大会议,回顾了过去的工作,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方针、任务。会议将中心县委改组为皖西北临时中心县委,撤销吴伯孚书记职务,选举秦全为临时中心县委书记。同年12月,中央决定恢复皖西北中心县委名称。

到1932年春,皖西北中心县委下辖颍上、凤台、寿县、阜阳、太和、桐城6个县委,舒城、庐江特支,以及合肥地区(不含巢县、庐江)4个区委、4个特支、1个直属支部,共有党员1400多人,其中合肥地区共有党员200余人。合肥一区区委和直属支部主要在城区活动,二区、四区区委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