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程明远传奇 > 第四章 槐林嘴上凤凰台 革命烽火岁月

第四章 槐林嘴上凤凰台 革命烽火岁月

宋代罗愿《新安志》“嘴”中记载,槐林嘴,在十字河上,有槐林宫,临湖。

巢湖市1985年地方志记载镇边一嘴延伸入湖,嘴上有很多槐树,镇以此得名。十字河,又名石茨河,石次河,河上有一石拱桥,年代久远,现在包裹在316省道石次河段。

槐林宫就是现在的圆照寺,过去叫巢湖庙,巢湖寺,娘娘庙,和中庙是姊妹庙,隔湖相望。

槐林嘴上凤凰台,现在叫鱼石崖,沙泥呈朱砂颜色,比较结实,赖浪侵袭? ,特殊的岩石层形成,成为难得一见的风景。

槐林嘴,盛产渔网。从清朝的缫丝技术进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种桑养蚕业。缫丝其一可以为丝绸业提供原料,其二,蚕丝可以织网捕鱼。槐林嘴就是蚕丝网的重要产地,纯手工织网,十分的辛苦。蚕丝比较细,网眼小,蚕丝网的下水深度也很有限,不过四十、五十公分。蚕丝网织好网片,需要装扎。上面是毛草浮子,下面是陶泥烧制的渔网脚子,扎网的工具是篾梳子,扎网的线是细麻,整个的蚕丝网加工的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侵猪血在屋檐下晾干,主要是增加渔网的重量和赖用程度。

因为在以后的章节中要提及槐林嘴的蚕丝网,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

程明远1926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程明远主要以木匠的面貌出现在合肥的大街小巷,为革命而奔走。

汪胜友,1871年出生于一户贫农家庭,槐林嘴大汪村人。父母早亡,他小小年纪和两个哥哥相依为命。30多岁时,汪胜友与大哥一起

由巢县漂泊到湖北汉口谋生,进入京汉铁路江岸机厂做工。

但是,霸占着铁路的军阀不但欺负沿线的老百姓,还想尽办法压榨铁路工人。汪胜友每天当牛做马,一天干十几个钟头,只有几角钱的工资。工人受伤厂方不但不给治疗,还要扣工资。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工人进车间就没有了自由。上班时间不给喝水,不给上厕所,下班还要被搜身。监工对他们张口就骂,举手就打,简直不拿他们当人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收入,铁路工人纷纷拿起“罢工”武器。在工厂主眼里,汪胜友是个“刺头儿”,罢工闹的最厉害的有他,代表工人们出来谈判的也经常是他。因为,汪胜友办事公正,乐于助人,积极为工友们争取利益,工人们都说他“为工人们打冲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工人们在各级党组织的帮助下,逐渐懂得革命的道理,开始组织工会,为争取自由民主的权利而奋斗。不久,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会组织发展到16个,会员超过两万人。

为了形成合力,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决定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可是,控制京汉铁路的吴佩孚担心总工会会动摇自己的统治,便以“军事区域,岂能开会”为理由强烈反对。

1923年2月1日拂晓,郑州全城戒严,军警拿着枪跑来跑去,沿街关门闭户,俨然一副大敌当前的样子。工人们好不容易冲破了警察的包围,拥进会场,郑州警察局长黄殿辰就带着手枪赶过来,他跳上台大叫:“不准开会!不准开会!大帅若是知道,要枪毙你们! ”黄局长看到这么多工人聚集,显然有些胆怯,心里有点虚。工人们根本不理会黄局长这一套,最终,把黄局长赶走,继续开会。

警察们还强行占领并且捣毁总工会和郑州分会会所,驱逐参会工人和代表。为反击北洋军阀对工人运动的镇压,总工会决定自2月4日实行总罢工,号召铁路工人“为自由作战,为人权作战”当日,汉口铁路工人率先罢工。汪胜友带领工人组织宣传队,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北洋军阀的罪行,京汉铁路顿时陷入瘫痪。

京汉铁路的大罢工招来了吴佩孚的疯狂镇压,他调来两万多军警,强迫工人复工。汪胜友挺身而出,代表工友们表态,“坚决不复工!”恼羞成怒的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大肆屠杀罢工工人。制造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刚刚成立不久的京汉铁路总工会遭到了北洋军阀的血腥摧残,汪胜友侥幸逃脱,秘密转移到郑州机务大厂,继续开展斗争。

两年后,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和郑州铁路分会恢复成立,鉴于汪胜友的勇敢表现,工人们一致推选他为郑州铁路分会委员长。1926年夏天,汪胜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危难之中,汪胜友勇挑重担,不负众望,积极发展会员,开办工人俱乐部和学校,创办工会日刊,组织工友学习,带领工人同敌人斗智斗勇。

1926年7月,为配合北伐军作战,汪胜友组织秘密小组,对铁路进行破坏,炸军车,割电话线,为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立下大功。

败退郑州后,气急败坏的吴佩孚接连发出六次布告,要严查“赤化”,追查“赤党”分子。10月6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汪胜友不幸被捕。面对酷刑,汪胜友咬紧牙关,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汪胜友壮烈牺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