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农家长姐:我带全家逃荒求生 > 第67章 加税

第67章 加税

用尿泡过的竹制品,颜色发红,看起来很古朴。

可章玉林此举却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防腐,当然用盐水泡的效果也是一样。

但盐不是更贵吗,为了减低成本只能出自下策了。

而且泡过的竹片还要进一步火烤加工,如此操作下来,竹片方才能坚硬耐用。

章宗武听明白后,便乐滋滋地下去安排。

只不过这样做出来的浮桥,质量堪忧。

通常浮桥是用几十条小船横锁在河面上,其上再铺木板,供人行走。

而章宗武所用的竟然是竹筏。

竹筏也就是竹排,做法简单,将大小长度差不多的竹子排好,用龙骨固定即成。

几百个竹排做成浮桥虽也可用,但到底不如小船来得稳固。

只是做船比较困难,说来说去,还是穷闹得。

不过章玉林想到源源不断产出的井盐就开心,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当章玉林在金沙河边,立志当大楚头号私盐贩子时,远在京城的老皇帝仍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

前不久,他的后宫又一次充实起来,这让宫斗小能手杨皇后很是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青春洋溢的美人们进入后宫,伺候她们的下人自然也多。

人一多,开销就大,毕竟皇宫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要发月银的。

再加上老皇帝,对这些年纪能做他孙女的美人们挺好,时不时地便要赏赐些金银珠宝。

原本户部拔给后宫的银子就不够用了。

早朝时,白胡子一把的户部尚书,愁眉苦脸地出班禀奏,“自蛮军入侵,军费开支甚大,如今国库委实没有银子了。”

户部是管银子的,又不能生银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户部尚书管着大楚这个烂摊子,也很是头疼,如今只能尽量腾挪。

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应对外敌入侵,至于后宫妃子们的胭脂水粉,能拖一时是一时。

坐在龙椅上的永嘉帝,也很清楚目前的状况。

战局对大楚很不利,军费是万万不能省的。

国库的银子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永嘉帝比较精通前四个字,不行的话就加税,或是卖官鬻爵,总能捞到一笔银子。

自古以来卖官鬻爵的明君也有不少,得来的银子足够充作军费,摆脱困境。

但是稍微不留意,就有可能是取祸之道。

永嘉帝也不是傻子,当然清楚其中的利弊。

回到含凉殿,老眼昏花的永嘉帝,命心腹太监王忠口诉奏章,以便他处理政事。

良久后,王忠念得口干舌燥,永嘉帝听得昏昏欲睡。

“王忠啊,你说说看如今国库空虚,该怎么办才好?”

王忠伺候皇帝多年,虽然有时也卖卖宫内消息给外人,赚得银子花花。

但真让他出面干政、议政是万万不敢的。

于是战战兢兢回道:“咱家是伺候皇上的,哪里敢言国事?”

“何必如此谨慎,你且说说看,朕免你无罪。”

都说伴君如伴虎,果真不假,这说与不说,都让他好生为难。

王忠小心地瞅瞅皇上的脸色,试探道:“国库空虚,自然是收税不足,不如加税。”

“是呀,但加税哪里那么简单?”

大楚是中原农耕民族,所得税收主要是农业税,还有一部分盐铁税,最少的便是商税、船税。

向农民加征赋税最简单,但是危害性也大。

王忠作为皇上最亲近的太监,衣食无忧,且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哪个大臣见他都客客气气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对政事有一些自我理解。

于是他又小心地说道:“听说江南富庶,巨贾甚多,何不收些商税?”

永嘉帝笑了笑,挥手让他退下。

翌日,紫辰殿内百官早朝,当裴相在朝上奏明加征商税的时候,不少人出面反对。

本来大楚就是重农抑商,商人地位已经很低了。

而且商税不同于农业税。

收起来非常麻烦,城门口和码头等各处关隘都得安排税吏。

而且这笔钱到底怎么收,也得立个章程。

最关键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税收多了,必然会导致商品价格走高。

问题又来了,商品价格高,那应该收的税收也得提高,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民生岂不艰难。

眼看着朝堂上吵成一锅粥,老皇帝头痛欲裂,于是此事又暂时搁置下来。

裴府今日门庭若市,不少官员纷纷求见,“裴相为何如此提议,我等俱来自江南,如此做法,岂不是陷我等于不义。”

原来大楚以科举取仕,这些人或多或少受过江南富商资助,如真要加税,想必也无颜回乡。

便是裴相本人也是来自江南,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