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吾剑吾名 > 第六章 雨携春去,江夫子灵散双林峰(一)

第六章 雨携春去,江夫子灵散双林峰(一)

然有违书上圣贤教诲!不过你放心,等我写完家书,从我抠门的老爹那多骗些月钱,不是,要了月钱,就带兄弟你好好去体验一番,教你当一回大人!”

小孩看着少年那信誓旦旦的模样,便也不追问,只是小声说了句:“你怎么这么财迷呢。”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出门在外,没点小钱防身怎么行?算了,说了你也不懂。”少年讲完便拿起纸笔,下笔飞快!

小孩点了点头,是不太懂,就像不懂什么坏事是两人说都说不得,却又能做得的。于是只好皱起眉头眯起眼,想看看少年在写些什么。只是不管如何挤眉弄眼,眼前依旧稀里糊涂茫茫一片。

其实就算看清了,不曾读书识字的孩子又能看懂什么呢?但人不就是与生俱来就有些好奇心,看不清就越想看,想不明白就越要去想,正如此时二人。

大人的坏事哪是九岁和七岁的孩子能想明白的。

----------------

百花闺,是临安府远近闻名的歌舞坊,坐落于西溪十八坞的花坞之中。只是说起这歌舞坊,也不得不提及些天下大势:

二十年前,前朝皇帝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历来末代帝王的那些个邋遢事几乎都干了个遍。当时朝野上下,唯一能镇得住局面的,也只有能征善战的神武皇后——李昭阳。不知是民心所向,还是权欲熏心,神武皇后最终亲自挥剑,斩杀了同床共枕多年的昏庸皇帝,登基为圣后,改国号为“周”。

不深究称帝过程的铁血手腕,只从结果来看,李昭阳足以称得上“千古第一女帝”,甚至把女字去掉都无可厚非。

登基后短短几年的经营,便把原本奄奄一息的江山治理得繁荣昌盛起来!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各大藩王俯首称臣,更是亲自带兵出征,打得边境诸国服服帖帖,八方来贡!

大周子民感恩戴德,更是把位于北江的都城都称作“昭阳皇城”。所以,自然而然女性的地位也日日高升。除了朝廷律法规定女子和男子一样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外,也废止三妻四妾的制度,更是明令禁止青楼勾栏营生行当。女子人人能吃饱饭,有书读,谁又会去操持那份卖皮卖肉的贱业呢。

只是毕竟太平盛世么,特别是男子,不说有权有势的,就算是平民百姓,吃饱穿暖了,谁还不会多思点那个啥的。于是乎,就有了这些擦着律法边沿的歌舞坊。像东都临安府这样大城,达官显贵云集,百姓富足有余,都难免歌舞升平,灯红酒绿。歌舞坊的戏子舞姬自然也一时间成为万众追捧的对象。

百花闺虽不是临安府最大的歌舞坊,却是最为出名的。

一来是由于百花闺不像寻常歌舞坊那样处于闹市之中,西溪十八坞虽然在临安府西郊的连绵群山之中,附近生活的老百姓也不过是种地、种茶的农家人。但是十八坞风景如画,历来是文人骚客的游览胜地,每个坞,都有泉、有梅、有竹、有茶、有花、有庵堂、庙宇、更有故事。因此在这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都读过几句书的临安府,就明显高出其他歌舞坊一个档次了。毕竟不管有钱没钱,想要附庸风雅的心思还是都差不多的,不然不就白读了这些个圣贤书?

二来呢,是因为百花闺这个名字,听上去就有些耐人寻味。像什么舞乐坊啊、裙芳阁啊、觅音楼啊什么的与之一比,怎么地也少了些让人放飞思绪的味道。坊间更是有“百花争艳,闺名最盛”的美称。

-------------------------------------

“十八个坞来十八条涧,

十八棵玉茶在我家那个山,

十八岁姑娘杭江南,

你和春天谁好看,

十八个坞来十八条涧,

十八棵玉茶在我家那个山…”(摘《自十八坞的春天》青又青)

连着下了十来天的梅雨,终于稍稍停歇了些。

西溪道上,一位白袍剑客和一位白衣书生并肩而行,向着花坞缓缓而行。剑客哼了哼十八坞的乡间小调,望了眼身边持扇而行的读书人。便把手中的长剑别在腰间,从袖中也拿出一把折扇,甩开扇面,轻轻拍在胸前。嬉皮笑脸地转身问道:“怎么样?”

“想好了,就按之前说的那样吧。”白衣书生叹息一声,无奈地说道。

“谁跟你说那事了,我是说我这身,咋样,有没有点读书人的样子?青梅姑娘是否会一见倾心呐?”

白衣书生收了收眉羽间的黯然,故作释怀地说道:“装不像。”

“怎么不像了!公子我本就是书香门第的富贵人家出生,这一身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公子哥扮相还需要装?再说了,读书多少靠装就能像了?我这一身书卷气也就你这读书读傻的书呆子看不出来!”

说罢剑客收起扇子,双手搭着长剑,横在脖子上。懒懒散散地打个哈欠自言自语地说道:“不装了不装了,还是仗剑花丛比较自在,我猜青梅姑娘也肯定更喜欢我这般潇洒的江湖侠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