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第一暴君 > 第193章 激战柏乡(三)

第193章 激战柏乡(三)

“枢密使可以派人去审问白天抓回的那些梁军士兵。我们的大营毗邻野河,若是梁军渡河偷袭,我大军很难反应过来。

但晋王殿下年轻气盛,想要跟梁军决战,这犯了兵家大忌。李某无法劝服殿下,所以希望枢密使可以劝劝殿下。若是此战失败,光复大唐的计划就会暂时被打断。”李嗣昭直接说明来意。

其实在心中,李嗣昭对于这位曾经的河东监军还是很尊敬的。张承业来担任河东监军的时候,河东正开始从巅峰跌落,面对朱温的攻势,节节败退,最后龟缩于河东。

张承业或许不会直接指挥打仗,但有他在居中调度,坐镇后方,这才让河东的军队可以放开手去打。只是李存勖年幼,经历的太少,所以没有李嗣昭这些河东老蒋心中对张承业的尊敬。

当然,李嗣昭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如今以张承业的态度,想要尽心去帮助李存勖的可能性不大了,而缘由就是张琛一事。也就是李嗣昭当初不在太原,否则定不会让李存勖如此胡来。

弄下来一个司空图,而把本来还算是保持中立的张承业推向了小皇帝那边,这是不是傻?其实按照李存勖等人最初的计划,张承业应该不会知道的,也不存在交恶张承业,只是事情发展不受控制,才有了后面的局面。对于这一切,李嗣昭自然不知道。

张承业知道此次柏乡大战的来由,就是由他和圣上、氏叔琮三人搞出来的,目的是牵制朱温和李存勖。

圣上要染指夏州,就必须考虑到梁军可能的援兵。让梁军无法救援夏州的办法就是给梁军找个敌人,所以才有了借王镕祖母去世一事离间成德和伪梁的关系。以朱温猜疑的性格,即便是王镕没

有私自勾结太原朝廷,也不会坐视不理。

‘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中才是上位者应该做的。换作是李柷,他也会对成德用兵,只是不会派客将王景仁为帅。

朱温猜忌这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大将,就跟历代开国君主清算开国功臣一样。只是朱温弄得太早了,这天下还没打下来,就开始清算功臣,就如今藩镇割据的乱局,那些大将也不会像傻子一样坐着等死。

回到正题。为了牵制梁军,这才有了如今的柏乡对峙以及关中可能爆发的战事。李柷就是在利用这些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跟朱温没有一个很好的战略规划不同,有着后世思维的李柷知道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东进肯定不行,义武和成德虽然弱,但位置关键,南边是河朔重镇——魏博,北边是边疆重镇——幽州。别看如今李柷手上掌握了一些军队,但真正支持他的丁会在西边的绥州,所以他只能西进。

西进有西进的好处。别看李柷手上掌握的兵力不如李存勖手上的精锐,但对比西北地区的藩镇,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有着强大的骑兵,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西北这边,不算归义军和吐蕃、温末、吐蕃控制的河西走廊地区,只剩下灵武、夏州、绥州、保大、静难、泾原、凤翔以及伪梁的关中地区。

绥州节度使是丁会,算是李柷的基本盘;刘知俊现在依附太原朝廷,也能听从调令。

灵武是小藩镇,只有灵州和盐州,虽说兼任河西节度使,可大唐在河西的势力已经被这里的温末势力架空,仅依靠张议潮率领归义军收复河西之初派到凉州的那两千五百名郓州兵的后代镇守凉州城。可以说,此时

的河西走廊,除了最西边苟延残喘的归义军,就剩下凉州这个汉人控制的城池了。凉州之外,不是温末人,就是吐蕃人,若是朝廷不向凉州增兵和移民,凉州迟早被夺去。这样一来,灵武节度使的实力并不强。

夏州也不说了,被打的只剩两州,而且李思谏还挂了。新继任的李彝昌年幼,且威望不足;汉人将领在丁会派人的挑拨下,蠢蠢欲动。

李茂贞的歧国看似掌握凤翔、泾原和静难三镇,但静难军节度使杨崇本这个岐王义子现在已经不听李茂贞的指挥了,所以歧国实际上只能控制凤翔和泾原两镇,不过数州之地,早已不复当初占据关中和汉中地区的那位岐王了。现在的李茂贞,要不是靠着王建的输血,早就在朱温的进攻下被打趴下了。

梁军在关中的实力主要以长安(大安府)、同州和华州为主,北边、西边和南边都是敌人,压力很大。

所以别看西北地区势力较多,但单个实力不强,这也是为什么李柷要瞄准这边的原因。

柿子得挑软的捏!

若是让朱温、韩逊、李茂贞、杨崇本和死去的李思谏等人知道,肯定要骂李柷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

李存勖也跟朱温一样,都是属于对人生没有规划的人,只知道要弄死敌人,却没有一个好的计划。

就像现在,朱温和李存勖两人的主力在柏乡这里耗着,不管谁赢,胜的那边也不会太轻松。

朱温赢了,就会彻底占领河朔三镇,但也会直接跟幽州刘守光接壤。若是刘守光太弱,自然不存在问题,可偏偏刘守光手握幽州和横海两镇,手中拥兵十万之多,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