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第一暴君 > 第176章 开源节流(三)

第176章 开源节流(三)

相比于李愚等人态度鲜明,李青阳就要理智多了,一开始就没表露自己的态度。

其实也很简单,他虽说出身也不算差,都当了那么多年的道士,看待事情并不像前四人那么态度鲜明,而是更加理智。

他知道眼前这位圣上很有想法,并不是外人所认为的那样年少无知。若真的如外界所言,此时他们都不用在这里商量了,而是李存勖说啥就是啥。

这位年轻的圣上,在隐忍三年后,从一个没什么权力的傀儡皇帝,变成掌握了一定权力的少年天子。圣上能如此隐忍,说明其出事不会太鲁莽,什么直接更改中央、藩镇和州的赋税比例,或者收回全部专卖权,都不能让对方满意。

对方肯定会想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但这个方案必须实现圣上的目标才行。说明圣上不管怎么做,都不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反而是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才进行。

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彻底掌控朝局,所以才徐徐图之。

当看到圣上在归系说了他的建议后就陷入了沉思,他便意识到,圣上肯定对增加商税一事比较心动,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可能还有些犹豫不决。

想到这里,李青阳便有了决定。

“陛下,臣认为专卖权可以收回,但不可全部回收,

否则会引起藩镇的反对,到时候增加朝廷国库收入的想法可能会落空。

臣建议试着收回酒水的专卖权,盐、茶叶和铁的专卖权可以不用急着回收。盐和茶叶在专卖收入中获利本就不多,目前朝廷也没掌握大型盐池,与其引起藩镇的反对,不如先以酒水一项的专卖权来试试水。

至于生铁,臣建议可以放开专卖权,允许民间经营铁矿的开采和冶炼,朝廷只需要控制生铁的生产数量,并确保不流入敌对势力的手中即可。同时,朝廷可以加大对生铁的税收,而且这种税收收归朝廷。

这样一来,藩镇就少了一块收入,而朝廷可以统税征税的方式,把放弃生铁专卖的损失补回来。

同样,臣也赞成归学士的建议,增加商税,从三十抽一调整为二十税一,并把商税收归朝廷。

目前商税在藩镇中的收入占比并不高,藩镇的收入主要靠截留的两税收入和专卖收入。朝廷收回商税,再提高,无疑能给朝廷增加数十万贯、甚至更多的收入…”

李青阳的侃侃而谈,让李柷眼中充满了惊讶之色,虽然没有完全符合他的想法,但也差不多了。

这个最后开口的人,整合了前面五人的建议,形成了一个更为完善的方案,怎么看,都比前几人的更为合

适。

李愚等人也没想到,自己几人争了半天,倒成全了李青阳。

“你这个建议倒是不错,但细节需要完善。”李柷比较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六人也都听了刚才的这些,下去写一封折子,关于具体开源节流的办法,要仔细点。

明日交给朕看,朕会选一份比较满意的拿出去跟朝中大臣们商议。”

李柷说的是拿出去商议,并不算最终的,毕竟他还需要考虑李存勖、张承业等人的看法。其实他现在也有些犹豫,要不要实行重税,等渡过了艰难时期再降回来。

他知道重税的好处和坏处,所以才犹豫。

好在不用太着急,等看看再说,只要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当妥协也没什么。

对于圣上要求写一封折子,杨赞图兴致勃勃,并且还和兄长杨赞禹说了此事。因为新到太原不久,这两兄弟住在一个宅子的。当然,杨赞禹是可以住到刑部官署的,作为六部之一的刑部,自然有自己的官署,但也仅限于尚书居住。

但杨赞禹却很少住在官署,而是坚持回家中。

杨氏兄弟北上投靠偏居一隅的太原朝廷,也是拿出很大的勇气的。

当听到杨赞图说的,杨赞禹陷入了沉思,“二郎,这件事我不会管,但你要想清楚,若是因为此事而惹恼

了晋王,可就不妙了。”

“晋王?”杨赞图有些不解,“晋王骄横跋扈,宠幸怜人和宦官,又手握兵权,在乎他的看法干什么?得罪便得罪,难不成晋王还能对付我不成?”

或许是在李柷身边待久了,杨赞图思考事情自然会站在李柷的立场去看待,自然李存勖就成了威胁皇权的存在。

杨赞禹看着有些意气用事的二弟,摇了摇头,“你想的太片面了。如今李唐式微,朱温、王建都建立了新朝,南方个藩镇也大多归顺朱温。我们兄弟来这太原朝廷,不过是因为朱温此人喜怒无常、经常猜忌手下的人,不看好他,所以才投奔太原朝廷。

可如今太原朝廷圣上和晋王分庭抗礼,别看朝堂上,圣上更有优势,但你也说了,晋王手握兵权。如今太原朝廷过半的兵马都在晋王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谁胜谁败还不敢保证。

有可能是圣上除去晋王,一统朝局;也有可能是晋王胜利,学朱温篡位称帝。”

“兄长,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在这之前,我们不是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