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唐第一暴君 > 第109章 匆匆一年

第109章 匆匆一年

一年后。

天佑三年(公元906年)七月,太原行宫。

此时距离李柷逃到太原已经一年多,距离朱温攻占荆襄也有整整一年,在这一年里,天下局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先说太原朝廷。

此时的李柷已经十四岁,按照古代的年龄,这个时候其实可以结婚了,不过李柷依然以服丧期未满,几次拒绝了李克用的提议。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其实也不一定非得按照传统礼仪,老老实实服丧三年,但李柷不想这么早被绑住。李柷的坚持,加上张承业和何太后的坚持,李克用思考一番就没有逼迫,反正再有一年就服丧期满,他也能等。

此时的太原朝廷的实力也比较之前,也增强了不少,下辖五个节度使。

核心自然是河东节度使,节度使依然是李克用亲自兼任;升云州防御使为大同节度使,下辖云州、朔州、蔚州和忻州。

除此之外,还有绥银节度使、昭义节度使和天德军节度使。

绥银节度使就是原本夏州节度使下辖的绥州和银州组成。

天祐二年,丁会亲率大军讨伐李思谏,同时李茂贞也出兵报复李思谏临阵投敌的仇。结果李茂贞的五万大军在延州被刘知俊六千兵马击败,刘知俊直接踩在了李茂贞的身上一战成名,获封匡国军节度使。

而此战,李茂贞大败,损失惨重。延州之战结束后,朱温本想趁机北上进攻丁会,但刘鄩和李思谏的兵马在银州遭到惨败,损失三万多人。

梁军只能南撤,李思谏也被迫放弃了绥州和银州。李克用则是趁机以二州成立绥银节度使,在李存勖的建议下,以丁会为节度使,摆明是不想让丁会回到太原继续担任左龙武军大将军。

不过李克用也不是傻子,不会让绥银节度使成为丁会的自留地,便以

李存璋为节度副使兼绥州刺史,还以李嗣本为银州刺史。

调走李嗣本,也是李克用削弱张承业在朝廷实力的考虑。张承业如今和李克用的矛盾也有些明显了,主要是在皇室的问题上,张承业可谓是忠诚的保皇一党,忠于大唐皇室;而李克用则是野心之辈,虽然不像朱温那么放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好在李克用和张承业的矛盾并没有彻底激化,在李克宁和李存勖的矛盾面前,都是弟弟。而最近两人的争锋就是关于左龙武军大将军一职的争锋上。

丁会担任绥银节度使后,左龙武军大将军一职空了出来。李克用本想以李存勖或者李存璋来担任,但张承业不同意,并推荐李存审接任,最后以李克用退让告终。

左龙武军大将军一事让李克用明白了自身实力不强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亲征天德军,占领了河套地区。同时还以四万精锐步骑在云中城外和亲率七万骑兵的契丹部首领耶律阿保机会盟,准备联合攻打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和梁王朱温。

两人各怀鬼胎,但最终因为利益问题不欢而散。

李克用本来是想借契丹的骑兵为己用,可耶律阿保机也不傻,要不是看到李克用麾下兵强马壮,都有可能直接劫掠河东了。

会盟失败,虽然可惜,但李克用本身的实力却是增加了不少,即便是绥银节度使、昭义节度使和天德军节度使加起来还不如大同军节度使,但名义上,李克用拥有五个藩镇,实力成为天下各藩镇中,仅次于朱温的强藩。

照理说朱温是不可能坐看李克用在这一年时间里扩充实力的,可这一年时间里,朱温都没有出兵攻打李克用。

也很简单,魏博节度使出现了叛乱。

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这是在魏博流行了一百

多年的话,主要是想说明魏博牙兵在魏博只手遮天的实力。从第一任节度使田承嗣以来的一百多年里,魏博牙兵势力庞大,骄横无比,强取豪夺,违犯法令,官员不能制止。而且牙兵还经常发动兵变,驱逐、杀死节度使,很多任节度使都是牙兵废掉的或者推上来的。

魏博节度使是河朔三镇之一(另外两镇是成德和幽州,后者最初称范阳),用兵十万,稳妥妥的强藩。

到了现任节度使罗绍威时期,魏博远不如之前那么强大,因为北边的刘仁恭、西边的李克用和南边的朱温都很强大。

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刘仁恭出兵十万攻打魏博,罗绍威不敌,求助于朱温,此后魏博变成了朱温的附属藩镇,但朱温并未真正吞并魏博。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 牙将李公佺作乱,天祐三年(906年)罗绍威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救。

朱温早有吞并魏博的想法,加上魏博靠近汴州,他也不可能坐视魏博叛乱,就派李思安率军配合魏博军镇压牙兵的叛乱。

有了精锐的梁军相助,罗绍威很快诛杀魏博牙兵,根除了延续近二百年的牙兵之患。

但这使整个魏博的军队都恐惧起来,下辖六州皆反。接下来的半年里,朱温派出的大军都在魏博平叛。

魏博叛乱未定,朱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