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 > 一种走向成功的捷径——登门槛效应

一种走向成功的捷径——登门槛效应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乞丐到富人家去讨饭。富人的仆人对他的态度非常恶劣,对他大声呵斥:“滚开!别来打搅我们!”

那个乞丐就苦苦哀求道:“求求你,让我进去吧,我在炉火上烤干衣服就离开。”

仆人心想这好像也没什么影响,于是就让他进去了。

接着,乞丐又以可怜的神情乞求厨娘借给自己一个小锅,让他“煮点石头汤喝”。

“什么……石头汤?”厨娘听完之后感到非常好奇,“我倒真想看看你是如何做成石头汤的。”所以,她就答应了。随后,乞丐就到路上捡了一块石头,洗干净以后就将石头放进锅里煮。

“我总要放一些盐吧。”乞丐说得理所当然,厨娘也觉得有道理,就给他一点盐,顺便又给他一些豌豆、薄荷以及香菜等碎菜叶。最后,厨娘还将剩下的碎肉末也放进了乞丐的汤内。

很快,汤煮好了,聪

明的乞丐将石头捞了出来,美美地喝了一锅味道鲜美的肉汤。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乞丐起初就对那仆人说:“行行好吧,给我一锅肉汤吧!”结果会怎样呢?很明显,他根本进不了富人的家门,更别说能喝一锅肉汤了。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大家都有过这样一种体会:当你请求他人帮助时,如果刚开始便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是极易遭到拒绝的;但倘若你先提出比较低的要求,等他人同意之后再适机增加要求的分量,就会更容易达到目标。而当一个人先接受了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会继续接受一个更重大、更不合理的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了,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就曾做过登门槛效应的现场实验,他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

弗里德曼在第一

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率仅为百分之十七;在第二个居民区,他先请求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接受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五。签字这个要求是很容易做到的。几乎所有人都照做了。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1975年为慈善机构募捐时,只不过多说了一句“哪怕是一分钱也好”,便多募捐到了一倍的钱物。

查尔迪尼是这样分析的:对人们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时,人们难以拒绝,要不然就会害怕他人觉得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这个简单的要求之后,你再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人们一般更易接受。这是因为,只要人们接受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给别人一种前后不一致的印象,或许就会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样的现象,就如同登门槛的时候要一级一级地拾阶而上一样。

登门槛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比如小张和小王同时想要请假,小王到领导办公室开门见山地就说要请假,结果被领导以公司最近业务繁忙为由黑着脸拒绝了。而小张到了领导办公室以后,先问领导:“今天心情好吗?”领导说:“怎么了?”小张答:“如果心情好,我就说一件事,如果心情不好,就改天再说。”领导突然来了兴致。假自然轻而易举就请好了。再比如小林想与一个女孩约会,女孩很犹豫,聪明的小林转而开口道:“你不愿和我去约会,那么饭你总是要吃的吧,那就一起吃饭吧。”然而只要两人一起坐下来,那接下来是看电影还是泡吧就都顺理成章了。

不论是际交往还是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正确而适当地应用登门槛效应,常常会让我们获得

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能成为通向成功的捷径。

高才生林然在英国获得两个硕士学位之后又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在美国,博士一般都要到研究所或高校去工作,可是她想进金融机构。于是,她藏起了自己的学历,拿硕士证去找工作,顺利就业。不久以后的工作中,领导很快发现她的潜质,她顺利地被调到一个高一点的职位,这时,大家才知道她是博士毕业。接着她用坚挺的博士学位,在那家公司谋得了更高的职位。

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金融机构在使用登门槛效应。什么金卡、银卡、透支消费、积分卡等等,都是先用小恩小惠将你吸引过来,然后再彻底将你套牢。当然,有时双方也会共赢,可是对不知道这个游戏规则的人来说,未免有些残酷。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擦亮眼睛,明确心智,别被人“得寸进尺”,最终后悔莫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