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 > 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认知中的盲区——苏东坡效应

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认知中的盲区——苏东坡效应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旁观某些事物时,对于其中的规律和原理看得非常清楚。但一旦事情到了自己的身上,往往就“当局者迷”,自己倒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二十五个相互了解的熟人,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九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爱清洁、美丽、自大、势利、粗鲁,对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内排名次,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二十四个人进行评价。这样,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还有二十四个他人做出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二十四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例如,有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的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还有一个人,给自己“爱清洁”的品质的名次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五名,对“聪明”和“美丽”的程度的评价都提前了六名,而对自己“势利”“自大”“粗鲁”程度的评定却比别人评得低,他定的名次比别人给他定的后退了六名。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看法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更有难度。

有一个古代笑话是这样的:一位官差押解一个犯了法的和尚上京。住店时,

和尚借机把他灌醉,又给他剃了个光头,然后逃之夭夭。官差醒来后,发现屋中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却又高兴地说:“幸好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起来,“可是,我在哪里呢?”

当然,一个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至于闹出不知“我在哪里”的笑话。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人要真正认识“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国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写过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这种情况。

对“自我”这个犹如在自己手中的东西,人们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往往要更困难。因此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这种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常言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然而,我们每个人从懂事起就尝试着认识自己,总会思考类似于“我们从哪儿来”“我是谁”之类的问题,而随着年龄稍长,我们又会思考“我有着什么样的性格”和“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这都属于自我认识的范畴。

对自己的认知越完善的人,就越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和性格,而对自己有足够了解的人,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做出正确的抉择和判断。

二十世纪初,有位叫拉赛尔·康维尔的美国牧师,以“藏宝石的土地”

为题在美国巡回演讲,他的演讲在整个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据说他举行了多达六千场次的演讲,大概内容是:从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弗德的富裕农民,为了寻找埋藏宝石的土地而变卖了家产,出外旅行,最终穷困而死。可是,此后就有人从他卖出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康维尔引用这个真实的故事,并用大量的实例说明,人们向他所寻求的,恰恰是自己手中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对自我认识的问题,也是“苏东坡效应”所折***的哲理。

从这里可以看出,苏东坡效应给了我们三大启示:

第一、很多人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一个人最大的劣势是什么?有的人觉得是自己家庭贫穷,有的人则认为自己没有高学历,还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的相貌不够出众……这些都是人们在当代社会竞争中的劣势,但对于既成的客观事实,一些人能很快调整心态,认清自己的不足,激发进取的信心,从而改变了自己不良的现状。而有一部分人却是怨天尤人,牢骚不断,却从来没有去尝试接受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的颓废,直到彻底没落。

第二、通过别人来充分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一个难题。古希腊戴尔波伊神托所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五个醒目的大字,然而认识自我并非单纯要靠自己,有时候借助别

人来认识自己,往往更为客观、公正。

第三、最好的听众是自己。

想要认识自己,就要与自己进行深入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内心深处的拷问和反省,是是与非的相互抗争,也是自己思想斗争的根本形式。

克服“苏东坡效应”的办法,是深入“此山中”以探明自身,跳出“此山外”概括自己。简而言之,就是要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角的结合点入手。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头脑设想成一个广播电台,它用两种差不多功率的频道向我们播送通讯,一个是A频道,另一个是B频道。

早上,上司把你叫到他的办公室里,他肯定了你的工作,同时也为改进工作提出了几项重要的建议。晚上你回到自己家里,自然要想起当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