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明灯易学实录 > 中国星命术的考究,黄道十二宫,星命神数

中国星命术的考究,黄道十二宫,星命神数

上述之《宿曜经》记载黄道12宫,各宫有一主管行星

这项内容是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相当重要的项目,因命宫主星及其他宫主星是论断的要素。黄道12宫主星也同样在佛经东传之前,未在中国本土发现过。

3.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命宫的订法为印度占星学命宫定法的最简单型式,前者不考虑出生地点,仅以太阳所在黄道12宫起生时顺数至卯所在之黄道12宫即是命宫。由于印度占星学采整个星座宫位制,在一般情形,若系日出卯时,所得命宫结果不致差异太大。

4.命宫定出后,即按逆时针方式列出后天12宫,这个步骤中、印皆同,除了第12宫中国定名为相貌宫,而印度定名不幸宫,名称和意义略有差异外,其他11宫完全相同,同样地在印度占星学未东传前,也未在中国本土发现。

5.中国采用罗喉及计都完全是印度占星学的同名称同性质之隐曜。

6.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的重要赋文《西天聿斯经》几乎95%是印度占星学内容及论断方法,其中5%掺杂中国的28宿和神熬。

7.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各派强调的身宫概念,完全移植自印度占星学以月亮所在位置称为月亮身宫盘“ChandraChart”的概念,尽管琴堂派以逢酉安身论身宫,然果老派或耶律派的身宫取法和“ChandraChart”一模一样。

8.东海大学哲学系邝芷人教授在《阴阳五行及其体系》第10章阴阳五行与中国禄命法,提出果老可能是Horo的音译,Horo是天宫图Horoscope的简称,亦即果老星宗或七政四余命理学源于印度或西方系统甚明。(以上引自:《印度占星学与中国七政四余的关联》作者未知)

印度占星与中国阴阳五行理论相结合,于唐朝产生了七政四余星命学,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发展的过程曾有三个重要派别,其主张差异如下表:(表3)

《张果星宗》一书,相传为唐玄宗所礼遇的道士、后来名列八仙之一的张果所撰,但是在此所收者应属明万历中叶陆位的辑本,但这并不代表此书纯然是一部明代的托古伪作。薮内清根据杜牧的《墓志铭》中有关星盘的记载,指出《星宗》的星盘与近代星家所用不同,却和唐代已知部份的宫位排列法一致,认为此书颇有来历,可能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唐代的占星法内容。另外,有一位现代研究《星宗》的人士根据书中星图所表现的“岁差”,推得这些图当在唐德宗以后,北宋初之前测绘。

《耶律真经》乃辽宗室耶律纯於984年出使高丽时,向该国精通占星术的高僧国师乞学而得。学者张哲嘉曾经比较各种星家、密教典籍以及宣化所出土辽代墓葬星图的宫位名称,发现这本相传辽代星书是唯一与出土文物相合者。

《琴堂指金歌》书末的跋语云此书“作於唐而秘於宋”,和《琴堂步天警句》一脉相承。(以上引自:张哲嘉《中国星命学中案例的运用》)

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的起盘步骤:

1.确定求算命主的生辰八字,即诞生时的年月日时资料以干支列出四柱八字。

2.根据出生年干查60甲子生年神煞表。

3.按年干列出化曜,排七政四余相对应的禄、暗、福、耗、荫、贵、刑、印、囚、权。

4.按年干排十二长生。

5.根据年干支列出常用的特殊神煞与七政四余相关诸星,如科名...之类。

6.定命宫:以日躔宫位起生时顺数至卯。

7.从命宫逆时针排后天12宫。

8.定命度:以日躔度数查命宫同络度数,即为命度,位於28星宿的何宿何度。

9.定身宫:月亮(太阴)所在的黄道12宫。

10.注意岁差调整后的量天新尺,各星宿入宿度在回归黄道的经度。

11.将回归黄道星历表中的七政四余一一计算填入所使用的量天新尺之适当位置。

12.定行限:从生日逆数至前一中气几月几时,按每三日一岁算,折为几岁几加上10岁从相貌宫上限,其他各宫管辖不同大限年数一一列出。

由于七政四余命理学理论体系十分庞大,不仅需要有熟练的阴阳五行辩证逻辑,更需要复杂的天文学星象知识。这无疑不是常人所能掌握的,期待有简化的理论体系,于是李虚中四柱法应运而生。

那么,七政四余是如何向四柱八字演化的呢?我们看上面列出的七政四余起盘步骤,李虚中继承了七政四余的四柱干支法,60甲子神煞,十二长生,命宫,行限(即大运,中气改为节气),正是隐去十干化曜,使用通变星十神,如下图表:(表4)

《四库全书星学大成》

简化制表如下:(表5)

李虚中又去掉了专业性极强的命度,身宫,量天尺,黄道星历,终于使星命学大大简化,从此完成了命理学的飞跃。约300年后,徐子平对李虚中命理学再次简化为子平术,一直传承至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