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混迹工厂 > 第180章 整顿(一)

第180章 整顿(一)

海华厂子很小,占地一百五十亩,总共三个产品车间,加上罐区和杂七杂八的辅助车间,排的满满的。

李牧刚刚从江总这里得知,海华并没有被完全收购过来,其中一个小车间,生产代号DF的产品,居然还是原老板李明山的!

换句话说,公司已经是龙盛集团的,李明山在这里租了一个车间,生产自己的产品,租金、公用设施能耗,跟龙盛另算!

“为什么这样,咱不买还是他不卖?”李牧不解道。

“没那么简单,他也是给人代加工一种中间产品,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如果换人,买卖就断了!”江总说道。

“断不断还不是他说了算?”李牧摇头叹息道,他对这事儿并不感兴趣,主要是他负责全厂技术改造,这个小车间并不能置身之外,牵扯到两个公司,这事儿就非常麻烦。

“呵呵,李明山不想卖,这产品利润挺高的,彭总也不想买,用彭总的话说,李明山肯定在搞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不惹那麻烦!”江总笑着说道。

“那这个小车间咱改还是不改,政府下发的隐患整改报告里面,这个车间可有不少整改项~~”

“不用管,各管各的,停产这么久,李明山的单子早就断了,我估计他已经放弃了,以后找机会看看能不能连上这条线,连上咱就改,连不上放那里算了!”

李牧心中了然,看来李明山机关算尽,没想到把自己算进去了!

李牧手里有一份政府下发的隐患整改报告,总共有七十三项整改项,说实话,一条一条去改,并不难。

难就难在,报告里还有一句话,要求类比排查,举一反三。

专家进行复查的时候,肯定不只是检查这七十三项,查出其它不合格内容,一样不让你复产!

这事儿弹性就大了,也就是说,想不想让你复产,全凭专家一句话。

专家不是无凭无据,搞过项目跑过手续的都懂,什么安评环评能评和立项报告,里面的很多数据都是杜撰的,只是没人较真罢了,真较真,毫不夸张的讲,全国的化工厂,能关闭百分之九十九!

不同的阶段,国家会平衡环境和发展的关系,随着国力不断强大,不能再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

所以,事关企业停车复产,专家肯定是奉命行事,不是找关系走路子就能解决的问题,说白了,再大的红包,没人敢碰!

环境治理已经越来越玩真格的,那些各方面都不正规的小型化工厂,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想生存,安全环保配套上,必须真金白银的投入,废水乱倒、废渣乱埋、废气乱排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一波停产整顿,会彻底关停很多小企业。

资本家都是贪婪的,挣钱的时候不嫌多,往外掏钱的时候,就像割肉一样痛苦。

爱割不割,你不割,有人割。

每一次政策转向,对企业来讲,都是一个十字路口,有人向左,有人向右。

李明山不想掏钱,他认为风险大于收益,所以他选择向右,趁这个机会把海华卖掉,不过在高额利润驱使下,还想着钻空子,给自己留了一手,只是没料到这次会这么严格,之前过硬的关系,现在个个避之不见。

彭总看到的是机遇,他认为这波关停潮之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好,而龙盛也有这个实力和底蕴,可惜的是,老天不给他风口起舞的机会。

江总带着郑春来和李牧,办公室也没去,直接在现场摸查情况。

现场改的乱七八糟,毫无章法,查到哪儿改到哪儿,看这架势,肯定还得从头搞一遍,前期的改造费用基本上全打了水漂。

“这事儿相当麻烦,布局上就有大问题,基本上没有调整的空间,想彻底解决问题,跟推倒重建没什么分别!”转了大半圈,郑春来皱着眉头说道。

“推倒重建还不如整体搬到潍坊去呢!不管怎样,先细致分析一下,拿出一个最可行的方案来!”江总说道。

“要有心理准备,费用绝对少不了,周期也绝对短不了!主要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现在的形势很明朗,越往南安全环保查的越严,别的公司都往北走,新疆啊内蒙啊甘肃啊,我们为什么给要逆流而行,难道是觉得江苏的当官的好忽悠?”郑春来吐槽道。

“安全环保越来越严,是大趋势,全国都一样,早几年晚几年而已,不管在哪儿,没什么区别,打铁还得自身硬!”江总淡淡的说道,然后扭头看着李牧:“李牧,先把总图完善好,总图确定了,改造方案大体上就能定!然后我们再核算一下具体的改造方案和改造费用!”江总看着李牧说道。

李牧点点头。

“这事儿相当费脑子,改造比新建要困难的多,预料之外的情况会层出不穷,最关键的是,我们还是半路接手,所有的图纸都有待考证,光这个工作量就海了去了,李牧一个人根本搞不定,必须加派人手!”郑春来看着江总说道。

“现在也没人可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