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百年局 > 第七章 谈话

第七章 谈话

故弄玄虚,偏只有你对我说是篇篇锦绣,稀奇事。”谢天白笑了,这笑比不得爽朗的笑,而是带有温意,这一笑,看着让人舒心。本来谢天白是一脸愁闷,结果这小辈会说话,倒让他来了兴致。“你倒说说,你觉得那篇让你受益匪浅,让我瞧瞧你是故意捧我呢,还是真读懂了。”

“您这是不信我。”苏锦亭也笑了,他知道是谢天白给大太太面子,愿意跟他说几句,要换在平常遇见,一个眼神都不见得给。他撇了眼大太太,大太太给他递个眼神,和颜悦色的,让他安心说。他沉了沉心思,正了正神,正色庄容道。“您那篇饥灾录我最喜欢。”

“哦,怎么说?”谢天白兴趣起来了。这文可久远了,还是他年轻那会写的,这都翻出来看了,那确实对他挺欣赏的了。

“河南遭了四灾,朝廷给不出救济,互相推诿,既没有好处又麻烦的事情谁摊谁受累,也就有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商人重利,官人重钱,官商勾结便衍生了买官贩官。好官想管这个灾情,可惜无钱也无后台,他站不住脚,有钱有势的接了这个差,也不见得办好,相反还要讹一笔钱进自己口袋,大发国难财。但一旦灾情蔓延,势必影响到京城,到时候物价哄抬,粮价飙升,灾民闹事,群起激奋,就是再难挽回的败局。各地报上来的都是灾情好转无需救助的公文,您不顾家人反对请旨愿带商队前往灾地救助,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尸体堆在一起臭成了黑水滩,苍蝇叮肉,嗡嗡作响。您从灾区回来后发表了这篇文章,记录了朝廷对此事的态度,和民众对此事的了解以及你去灾地这一段经历,着重披露了朝廷推诿的迂腐程度和商人利益最大化以及唇寒齿亡的道理。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就连慈禧也惊动了。”苏锦亭看了下谢天白的神色,又继续道。“动是动了,朝廷依旧没有余钱拨出来,您又写了续篇,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呼吁大家筹集善款。您不顾旁人的表面工夫,将那些龌蹉之事例如贪赃枉法,买官贩官一事搬上台面,又着重点出几个倒买倒卖发国难财的典型商人,引得气量狭小的人公开报上叫骂。最后慈禧避让,皇帝罢黜几个官员,治罪那几个发国难财的商人人,商人吐出了钱财,才解了河南四灾之局。”

“不错,是这样。”谢天白点点头,随即道。“可我也因此得罪了官家和商家,你为何是喜欢这篇?”

“因为你在这篇饥灾录里点明了人命的可贵。无论老少强弱,无论布衣平民,宗亲贵胄,只要生在这片土地上,就理应得到朝廷庇护。国者,百姓之安居之所也,朝廷,执国权柄者也。爱民,则可得国。残民,则必倾其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弃之如敝屣,便是自取灭亡。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无百姓,何来天子?若无百姓,何谈社稷?社稷之福乃百姓之福,只有百姓吃穿不愁,君王才能江山稳固。你这篇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让我心悦诚服。也让我至始至终都明白一个道理,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站队。”

“你说的是?”谢天白眼皮一抬,神色凌厉。

“比如那位总统的复辟之路,他走不长。”苏锦亭最后一字一个顿句,加重了音,眼神死死锁着谢天白的一双眼睛。

“阿亭!慎言!”大太太打断他的话,眼神里透着怒气。“你这话万不可说出来。”

“无妨,他只在我们跟前说,只要没在外面说就行了。”谢天白意味深长看了苏锦亭一眼。

“不知这个回答伯父可满意?”苏锦亭仔细看着谢天白。“既然君不能为民,那只有民自己当家作主,这才是上乘之道。如若又回到以前那般迂腐的官场,那还不如扼杀在摇篮里,让其见不得光。百姓也是这么想的,如若又回到磕头跪人的时候,谁会愿意?”

“没错。”谢天白点点头。“你小子也是思路清奇,想得长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