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天龙秘史 > 212.武燕王(三)

212.武燕王(三)

忽听薄扬清脆地道:“是武燕王!”

众人早知她是玄空的同伴,又见她故意扮丑,仍是眉清目秀,本来容貌自必美丽无比,是以此前刻意挪开眼神,不敢用目光直视于她。这时听她语出惊人,不禁一齐转头看去,心想:“这女子究竟是什么来头?武燕王又是什么人?”

玄空一怔,问道:“妹子,你的话什么意思?燕王还有文武之分?”薄扬顾盼左右,犹豫了片刻,终于说道:“武燕王……武燕王就像是燕王的影子,或说是另一个身子。燕王做事,无需亲临,却是这位武燕王代劳。”

众人相顾骇异,想不到这女子三言两语竟吐露出一个大秘密。玄空诧异道:“燕王还有替身?难道说这世上有人与燕王长的一样?”薄扬摇摇头。

一位将军“啊呀”的叫出声来,迈出一步,拱手说道:“禀大国师,末将是永兴路延州彰武军都虞侯韩斌。末将手下有一些老兵,在‘更戍法’废止之前,曾调防镇守过石州。”

韩斌说到此处,众将心中一动,均想:“可惜更戍法废止了,否则燕王也未必轻易得逞。”

更戍法是宋朝开国以来实施的一项国策,其内容是禁军内外轮换,轮流镇守京师与外郡,领军将领则不随之调动,也称出戍法。此法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了将领专权。然而自神宗赵顼执政后,深感冗兵问题之严峻,更戍法逐渐废止,取而代之的是王安石的“兵将法”。也正因此,燕王的造反之路才会如此顺畅。

只听韩斌续道:“末将曾听那些老兵说过,燕王打仗练兵始终甲胄在身,头戴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末将猜测武燕王就是戴着面具以假乱真。”

众人都发出哦的一声,纷纷说道:“原来如此!”又一位将军说道:“禀国师,本朝将帅掩面作战,原有先例。昔年狄青狄大将军人称‘面涅将军’,只因他曾受过黥刑,打仗时便以面具遮挡容颜。可燕王生了一张好面孔,遮掩真容定是另有目的。”众将均想:“燕王狼子野心,看来是早有预谋。

玄空轻轻点头,暗自叹道:“燕王自己在枢密院当差,既能获知军政大事,又能令皇帝放心。还有个武燕王替他领兵谋反。如此一举两得,当真是好厉害的手段。只是这武燕王既有不小的本领,何必甘于听命于燕王?”

大堂内,众人各怀心事,有人担忧父母家人,有人想着建功立业,有人甚至已有了投降的念头,一时间肃然无声。

宋时重文轻武,武将只管领兵打仗,决策之权往往掌握在那些文官的手中,突然之间剧变迭出,就连刘昌祚这大吏也都没了主意,他手下那些部将更是噤若寒蝉。

过了一会儿,刘昌祚道:“朝夕之间,出了这等大事。下官等人人微望轻、见识浅薄,实不知如何处置。国师乃我大宋砥柱,先帝近臣,此为难之时,当由您决断。”其余诸将纷纷下拜作揖,说道:“请国师主持大局!”

玄空踱步向前,稍作沉吟,说道:“当此时局,首要之事是接应汤枫汤帮主,保护陛下与太皇太后脱险。”转过身说道:“燕王起兵至今,最多不过一个月,中州之外许多州府应该尚未沦陷,须尽早争取到我们手中,而燕王正与辽人作战,这也是我们反攻的最佳时机。”

刘昌祚道:“下官立刻传信给王中正王大人,集结我军四十万兵力,反攻回去。”玄空微微晃头,道:“灵州、兴州等地仍需重兵镇守,否则一旦西夏人趁机复国,我们腹背受敌,那可就危险了。”

刘昌祚道:“是,是!那下官与王大人之中分出一人,率十万军镇守灵武。”

玄空道:“如此甚好。早年间在下曾游历祁州,亲眼目睹过燕王练兵,其麾下将士兵强马壮,军容甚整,足见此人统兵确有独到之处。此战胜负难料,倘若出师不利,我等可据守灵武之地,进可攻,退可防。”众将纷纷点头赞同。

玄空又道:“王大人身处兴州,等到他听到这些消息,又要耽搁数日。行军打仗讲究兵贵神速,在下以为还是由刘大人统兵攻打燕王,王大人留守后方,负责粮草供给。”

刘昌祚一想到又有军功可图,暗自窃喜,抱拳道:“国师所言有理,下官遵命!”

玄空道:“当务之急是接应新皇与太皇太后,汤大侠是我结义兄长,此事我必须亲自前去,请刘大人拨予我五千骑兵,做先锋军。”

刘昌祚再一抱拳,道:“国师忠肝义胆,为我大宋鞠躬尽瘁,实在令下官敬佩!”侧头道:“种师道!” 玄空一听此人也姓种,便知晓他必是种家军的一员。

宋时种家军名望之盛,不下于杨家将,种家子弟五代从军,其中名将辈出。这种师道是种谔的侄子,本在种谔军中任职,自种谔阵亡后,只好留在刘昌祚麾下。

只见一位将军闻声出列,下拜道:“末将在!”刘昌祚道:“你领摧锋军五千精骑作为先锋军随国师迎驾。”种师道大声道:“末将领命!”

玄空点点头,又道:“诸位将军,军情紧急,请务必速速振旅抚师,今日傍晚先锋军必须动身。主力大军也须尽早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