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 180 夏收

180 夏收

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比起虚无缥缈的知识,还是粮票更受大家喜欢。

既然学习是为了挣粮票,那我为什么不跳过学习,直接去挣粮票?

而且像钢铁厂这样的重工业,更多的需要重体力劳动者,压根就不需要你有神马知识,也不需要你识文断字,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能干活,就能挣大钱。

黄贺对于骊山的这种现状,也有一种无可奈何。

总不能把这些干活的人,都赶去学习。

他们累死累活,干了一天,也是需要休息、社交的。

黄贺有时候也在想,即便是自己拥有了超越整个时代的科学技术,也无法改变人心。

诸多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骊山扫盲学校无法大量提供优秀毕业生。

毕竟像潇睿、嬴阴嫚这种天资聪颖、勤奋学习的学生太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如荣禄一般,资质平庸,学习速度缓慢的普通人。

学习是一个缓慢、艰辛的过程,它需要人摄取知识,然后强化记忆,需要反复的练习,温故知新,才能把知识吸收。

而且有些知识并不是永久性记忆,即便当时学会了,如果日后从事的事业,跟这项知识无关,也会很快忘掉。

但是学习又不能只学一种,那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限。

所以即便黄贺精简了所学的内容,还是会有学生跟不上进度,最后被学校劝退的情形。

这一届的三级毕业学员,只有二百多个,这里面还包括了一些偏科十分严重的学生。

例如文采风流,识字过万的神童周文,在数学一道,就没什么天赋,学完了基本的加减乘除,就再也不想学,称看到数字就头疼。

还有他的好兄弟周市,写文章只会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单罗列,就跟记流水账一样,但是在数学方面却展现了超常的天赋。

什么心算多位数乘除、开方、根方都是小儿科,他现在正在自学费马猜想、卡塔兰猜想、庞家莱猜想,并有了一定的成果。

假以时日,黄贺估计他能将哥德巴赫猜想、周氏猜测这样的顶级难题解决。

对于这种天才,黄贺也只能听之任之,把他们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

周文已经被陈老预定,只要毕业,就直接进县衙做陈老副手。

这样的待遇,可以说羡煞一大批人。

黄贺心里其实也同意了四娃的请求,分配一批毕业生到钢铁厂去。

毕竟炼钢这东西听起来是大老粗干的活,但实际上其中精细的部分很多,炼钢是一项涉及多门化学反应的高技术工种。

操作的熟练程度、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炼钢的产量和质量。

他心道:“让毕业生到骊山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这的确是我提出来的,虽然不至于让这些毕业生像农民一样土里刨食,像工人一样干重体力活,但是也要让他们体验一下工作的艰辛和实际。”

可黄贺不会完全同意四娃的请求,对于四娃、韩谈、陈老这些人,不能充分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下一次他们再来找自己,如果自己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实现,就会产生心理落差。

这是用人之道,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是这就是现实。

朝三暮四的道理大家都懂。

“一百个毕业生,太多了,就算我是扫盲学校的校长,也不可能给你这么多人,等下我把陈老他们叫过来,大家一起商量这批毕业生的分配。”

黄贺所言,句句属实,四娃也是无可奈何,道:“大仙,我是第一个来的,等会可一定要多分几个给我,只要有人,我保证完成夏收农具的生产任务。”

“狗东西,就知道你没安好心,这是提前给我打预防针,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又挨了一顿骂,四娃笑嘻嘻的离开了。

走在路上,随行的小厮问道:“四爷,您怎么这么开心,是不是黄大仙答应了?”

四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成功了一半。”

小厮摸不着头脑,事情成功了就成功了,什么叫成功了一半?

黄贺站在书房的窗户看外面,只见四娃跟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说了几句,然后就离开了。

“四娃也成长了,不,因该说骊山的这帮老弟兄都成长了。”黄贺感叹一句,不过黄贺并不反感手底下的人跟自己玩心眼,至少四娃是真心为了这次夏收着急,也是真的在替骊山老百姓说话。

夏收是一项关系骊山百姓饭碗的大事情,需要统筹兼顾。

黄贺本身又是骊山权力最大的那个,整个骊山的运行,都维系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这段时间,黄贺放下了其他工作,天天带着陈老、管理农业的六娃去到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疾苦和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

随着深入的调查,骊山整体的小麦丰收情况逐渐清晰,也让黄贺对骊山现有的土地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骊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