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穿越唐宋元的风水师 > 第七十二章: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

第七十二章: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

话音落下,童书吏接口说道:

我同意你的观点,翻阅历史,你会发现为什么在世界文明中,只有古代中国会出现三十年一小乱、六十年一大乱的社会轮回现象呢?

并且古代中国的朝代更迭是有规律性的,且每次朝代更迭都有定数,好像应该似的,其实这个定数就来源于文化根基。

包括毎一个人对命运的认识,人们每每在灾祸到来之后,结论性的感慨‘这一切都是命呀,这一切都是定数呀’等等。

其实哪来的命、哪来的定数啊!这都是文化根因的问题。

文化很重要,文化是灯塔,可以左右一个人前进的航线!对一个人而言,可以左右一个人的行动方向和生命命脉。

很多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犯糊涂、活稀泥,在一些人生灾害面前怨天尤人,埋怨世道不公,埋怨命远不好,其实你那点差池就在文化基因上。

古代中国每逢朝代更迭都会人口大量减员,而一旦出现和平,人口又会迅速激增,出现空前盛世,盛世过后就会步入朝代更迭的轮回状态。

为什么?

还是因为文化!

古代中国人非常泛滥地讲‘物性’、讲‘理性’、进母性、讲仁义道德。

并且古代朝廷在经济政策上有严重错误的债权人制度,政府滥用公权力替债权人催债是引发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第二。

“有借有还,欠债还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两句话是中国人的信用制度和契约精神的来源。

可是,‘有借有还,欠债还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不是太过笼统,太过含混了,在人们行使债权债务之始,是不是已经埋下了分割不清和争喋不休的根因了呢?

这两句话是不是有一边倒强迫式的理念呢?

既然有一方准备出借,又有一方准备使用某一款项,必然是一种信用制度和契约精神的成立,“有借有还,欠债还钱”没有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也没有错。

可是你知道不?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没绝对一说,在借贷关系建立之前,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应当把此次契约看成是一次信用规则,是一次经济交易,是一次互利行为,并且是一次风险操作,这里面有很大的风险。

因为钱是物,但钱不是人,更没有人性,钱本身没有信用制度和契约精神,只有人有,人才是信用和契约,人才有风险、制度和精神。

无人何来钱、物、理呢?

因此上说,人才是一切的根本,人不是“钱、物、理”,又何来道德标准呢?

道德只是规则,是阴性的,只在母权文化时代才有。因为在母权社会女人掌握着交配权和生育权,那么男人要行使交配权和生育权,你就要讲长幼有序、上下相亲和先来后到的道德,而这一切行为在男权社会已经不存在了。

男权文化就是讲智慧、善良、情感、欲望、意志、感觉、纯真、勇敢、刚毅、直率、责任和担当的文化,行为上讲尊严和权威、讲民粹、民主、进攻、掠夺、野蛮、占有和侵害等等刚性精神,也叫父性精神。

男人因欲望、掠夺和侵占性质,不可能讲什么道德。

男人因智慧、情感和民主不会太重视钱物。

男人因意志、刚毅和民主不会讲什么理性。

如果用物性精神形容,男权文化是狼性精神,讲团结、掠夺和攻击,崇尚民粹唯心主义,而母权文化则是羊性精神,讲群聚、和谐和承受,崇尚公理纯粹主义。

所以任何形式的借贷都是一次交易、一次契约,一次互利合作和一次风险行为。

在债权人、债务人使用借贷手段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这是一次风险操作。

双方都要设定最严厉、最完善、最符合双方利益的交易规则。

这一切都需要阳性精神,人人都要有责任、有担当、有契约精神、有风险意识、有父亲般的脊梁。

这时熊仁杰接着童书吏话茬,说道:

我非常赞同童书吏的意见,这就是父权制度和母权制度的区别,父权制度要求人人都要有责任有担当,有契约精神,有风险意识,有父亲般的脊梁!

父权制度要求人人都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完成信用制度上要求做人的一切义务。

一切以人为本,人的本原是精神和意志,人不是物,不是钱,人是高于一切物性的人。

做为人在你投资理财之前,你必须具备人性精神,有信用理念和契约精神,有风险意识,要有担当,如果你是债权人,你投资失败,借贷不能回收,如果你是债务人,借贷后无力据约偿还债务。

那么一切责任都是你们个人的责任,公权力没有责任和义务单独或偏袒式替你债权人追债!更无权免除债务人不受债务追责。

因为公权力是第三方责任人。

然而在母权制度下人们都寄希望于公权力,希望在公权力的大伞下得到公平、和谐、保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