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八十九章 南中密事

第八十九章 南中密事

就在整个天下都在忙碌屯田和九品察定的时候,帝国的某个地方却十分的清闲,清闲的都好似与这世界格格不入。

那个地方就是益州的南中地区。建安三十五年天下一统之后,昔日蜀国的镇北将军.王平,被朝廷封为了庲[lái]降都督,兼建宁太守。从益州北部的富饶之地,贬谪到了南中这不毛之地,无论怎么看都算是流放了。

虽然庲降都督同时节制着,益州南部建宁、戕[qiāng]柯、云南、永昌四郡的军事。但这不毛之地的南中又有什么军政可言呢?无非就是安抚和镇守,不让四郡的这群蛮夷生乱罢了。

再后来,就连他麾下的无当飞军,都被成都侯.钟会和伏波将军.郭淮,以军屯的名义设计剥夺而去了。虽然那五千无当飞军,最后落到了后将军.邓芝的手里,并给与了他八千精锐的补偿。但是这所谓的八千精锐,又如何跟当初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无当飞军,所相提并论呢?

这也是朝廷对王平不放心的一种措施,毕竟无论是谁,对于一个三次易主的手下,都不会放心的。另外,华夏自古以来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像王平这种有胡人血统的将领,就更多多少少让人有所鄙夷了。

当“九品察定”和“军屯”一事在益州北部和东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时候,王平却依旧如往常那般整天的无所事事。今天找这个蛮族首领讨酒喝,明天又到那个洞主那里讨肉吃。

因为王平昔日里,曾经是武侯.诸葛亮手下的知名大将,再加上他本人确有名将之风,因此南蛮的众首领对他很是敬重。

这一日,王平发出邸报,昭告南中各个蛮族首领来建宁郡听命,似乎有钟繇的事情要发布。

各族首领听到是王平昭告,或出于对他的敬重,或迫于他的威慑,或受获于他的利诱。总之,最后都纷纷赶来了,汇聚到了建宁郡的庲[lái]降都督府。

昔日里,武侯诸葛征伐南蛮时的蛮王孟获,如今也早已老死在病榻之上了。现如今众部落共推的新蛮王首领,乃是他与祝融夫人的儿子孟崖。相比自己的父亲而言,孟崖自然就没有那父亲那般的骁勇善战了。因此旧时的那些部下们,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别的心思。好在孟获的余威尚在,他们暂时并未有所举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当其余部落首领准备要有所行动时,庲降都督.王平到了。孟崖审时度势之后,选择了依附在了王平的帐下,他麾下的一万蛮兵,也唯王平马首是瞻。

可即便如此,王平手里现有的军队也才区区三万余人。

西川在武侯.诸葛亮的连年穷兵黩武之后,在安乐公.刘禅率众归降之时,仅仅只留下了十万兵。建安三十五年年初之时,又被钟会按照钟繇的计谋裁撤了一半,随之仅剩下了五万。

这五万兵中,有三万余人在后将军.邓芝的手里,即便后来邓芝拿了八千换走了他的五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无当飞军,他麾下也仅仅只有二万三千余人。身在成都的刺史费祎,又留下了五千兵马,因此最后,自己只带了一万七千余人来到了这南中蛮荒之地驻守。因此,当新蛮王.孟崖率兵前来依附的时候,虽然他表面上波澜不惊,可心中却早已是欢喜雀跃了。

但是王平内心也清楚的知道,即使加上新蛮王.孟崖的一万多蛮兵,可若是想行自己心中所想之事,还是于事无补的。

自己如果有所行动,先不说钟会和郭淮所率领十万平蜀大军,就连邓芝老将军手下的那三万旧蜀军,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虽然邓芝老将军跟自己一样同属旧蜀臣子,但他却并有向任何一边靠拢。而且经过上次无当飞军一事已经彻底看出,这老爷子如今更是无心政事。

别管你是旧日同僚还是位高权重的曹氏一派,谁让老百姓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他就靠向谁。反之,如果谁先挑起战端,他就会伙同另外一派共同发起征伐。更何况邓芝老将军手下的,那五千无当飞军,是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当两万大军。

虽说此时,益州明面上分为三个派系。一是刺史.费祎和庲降都督.王平的保皇派,二是成都侯.钟会和伏波将军.郭淮,还有一派则是以后将军.邓芝为首的中立派。

刺史.费祎与成都侯.钟会共同驻守成都,伏波将军兼汉中太守.郭淮在益州北部,汉中和阴平驻扎。自己在这南中四郡地区驻守,而中立派的后将军.邓芝则驻扎在益州东部巴郡一带。

乍一看起来好像除了自己之外,其余众人所在之地都比较富饶。可再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还是王平所在的南中之地更胜一筹。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王平虽然目不识丁,所识之字更是不满十,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晓军法,不畅意理。如若不然,他又怎么能够被诸葛亮赏识,一路做到镇北将军呢?

而今日王平邀约众蛮族首领前来,正是为了他那身后之事。如果有朝一日,荀彧为首的保皇派失势,自己难免不会被受到牵连。

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