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老身自有少年狂 > 93、福人福地

93、福人福地

花嬷嬷去了一个时辰,带回了让冯语馨满意的结果。

花嬷嬷明白,她代表老太君去谈,气势上决不能输给魏家老夫人。

老太君宁愿免了儿子的族长,也不给魏梅娘一个名份,可见态度坚定。

魏家人被二百两雪花银,啪啪打脸,一个庶女,竟然被二百两银子买走了。

没有纳妾文书,不记入族谱,只是下人口中的姨娘,位份等同贱妾。

魏家家主的想法,宁愿把魏梅娘打死,也不能受这份屈辱。

可花嬷嬷说了,魏梅娘肚里揣着陆家的种,可以不进陆家门,但要把孩子生下来,让陆家抱走。

冯语馨都要给花嬷嬷鼓掌了,把人家挤兑成那样,还能好好的走回来,果然人才啊!

形势比人强,虎啸关是陆家的地盘,魏家想在这里扎根,就要向陆家低头。

想塞给陆家一个贵妾,生出一个有魏家血统的孩子,进一步拉近关系,门也没有。

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陆家选个吉利日子,一顶小轿把魏梅娘抬进门就好。

不过,冯语馨还是不爽。

最终,家里还是被人塞了个小三进来。

何氏现在看着大度,小三来了,各种是非也就来了。

唉!她年纪大了,还是躲在颐年院里好好养生吧!

不过,她已经说了,要竞聘经理人,这事儿还是要落实下去。

即便这一次,大家的意识没转变过来,也给后人开了先河。

写章程的事儿,冯语馨没用儿子,去族学找到魏博涛,把想法说了,校长很快写出了告示。

冯语馨暗暗赞叹,这位不是一般人,是个人才啊!

“魏先生......你也姓魏!你可知我家老大的事儿?”

魏博涛不由失笑,说道:“老太君,事情闹这么大,何必呢!”

冯语馨懒得多解释,“我如今后悔了,该给老大留点面子。

我总觉得,这次的算计只是开头,不知以后还有什么等着呢!”

“老太君!”魏博涛思量片刻道:“曾经的青山关外,谁会多看一眼?

这里是太祖划出来的流放之地,当初谁都不愿来此地镇守,陆家才捡了便宜。

如今也是一样,有办法能去好一点地方,怎会来这里。”

这一点冯语馨承认,有些士族,宁愿去山海关外避难。

去蜀中,西南山地,反正不往这里跑。

来楚州府地的,最大的官,听说是四品。

做过大学士,尚书的家门,都不知是哪辈子的背书了。

唐大学士厉害吧!正经官职不过四品,还是翰林院的官。

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来这里避难的人,不是高阶层人群。

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撑,没有很深的社会背景。

如唐大学士一般,寒门出身,乱世回不去老家,只能躲来这里。

“他们来了我欢迎,为关城做点事,发展教育事业,或是教导民众都好。

为什么要算计陆家?”这一点冯语馨不理解。

魏博涛淡笑道:“老太君不明白?老太君给军户养老,为老幼鳏寡治病。

还有老农交了税,临死给发丧葬银,看不起病,也能找官府资助。

这些都让外来避难的富贵人家,很难在楚州府地立足。”

冯语馨奇怪道:“我只是觉得,楚州府地税赋过高,难民开荒种地,日子艰难。

军户没有自主的土地,交了粮食后,剩下的口粮,不够一家人吃一年。

这与排挤外人没关系,老百姓已经很难了,我们省着些,多给百姓福利不好吗?”

魏博涛笑着点头,“老太君心善为百姓。而今王朝四分五裂,苦的是百姓。

逃难来这里的难民,比去别处的幸运的多。”

冯语馨摆摆手,“你别恭维我,说说,究竟他们为何算计。”

魏博涛道:“其一,因为买不到田地。百姓耕种为了生存。老农交粮给谁都行。

富户买了田地更好,可能比官府要的粮食少很多。

老农愿意买地,是因给谁种地都一样,只要能多留口粮,卖地还能赚钱呢!

可现在不同了,卖了田地,富户不会给他们买棺材。

富户少收了粮食,却不会资助他们治病。百姓最怕的是生病啊!

生老病死,老太君全照顾到了,百姓无忧,还买地做什么?”

冯语馨只管出主意,把府衙交给陆泽然后,具体落实便不管了。

“生老病死都照顾到了?”冯语馨反问。

“呵呵,老太君不知道?”魏博涛笑道:“主意不是老太君提的吗?”

魏博涛把听来的事情,讲给冯语馨。

最早府衙赊给百姓鸡鸭,养大了回收送去军营,百姓能得几个铜板,军营能改善伙食。

可中间有点小意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